在沙窝乡牌楼村,何师傅的生活因肢体二级残疾而被局限在一方小天地。平常,轮椅是他与外界连接的重要 “伙伴”,然而近日,感冒的侵袭让本就行动不便的他雪上加霜,而轮椅轴承的断裂,更是让他的出行之路彻底陷入绝境。售后无法提供匹配配件,轮椅成了家中无用的 “摆件”,何师傅满心的无助与焦虑,却只能被困于这一方小小的居所。
幸运的是,沙窝乡“物资 + 服务” 承接热线如同一束希望之光,照进了何师傅的生活。社工团队在接到求助的上午,便迅速规划行动方案,下午2 点准时抵达何师傅家中。一进门,社工们便围在轮椅旁,开始了一场精心的 “轮椅重生手术”。他们像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用戴着防护手套的手轻轻转动轮椅轮子,耳朵仔细聆听着每一丝细微的异常声响,眼睛专注地观察着各个部件的连接状况,凭借专业素养迅速锁定故障根源在于轴承断裂。
接下来便是紧张有序的拆解过程。社工小曹拿起一把螺丝刀,拧下一颗颗螺丝,将轮椅的扶手、脚踏板等部件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放在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干净垫布上。小何则在一旁认真记录每个部件的型号、尺寸等参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后续维修的细节,这些详尽的记录将成为寻找适配配件的关键 “病历”。而小熊已经准备好收纳袋,将拆下来的零件分类收纳,确保不会丢失或混淆。
带着这些关键信息和配件样本,社工们踏上了寻找适配五金件的征程。他们穿梭在鄂州的大街小巷,一家一家地走进五金店。走进第一家五金店时,店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五金制品,但社工们在仔细比对后,却并未找到合适的轴承。他们没有丝毫气馁,紧接着走进第二家、第三家……
终于,在一家不起眼的小五金店里,经过店主与社工们的共同努力,在众多零件中找到了与轮椅完美适配的轴承。
社工们带着“珍贵”的配件迅速返回何师傅家。安装过程中,他们将新轴承轻轻放入对应的位置,然后用扳手慢慢地拧紧螺丝,确保轴承安装得牢固且精准。安装好轴承后,又仔细检查轮椅的其他部件连接是否紧密,调试轮椅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他们反复推动轮椅,感受轮子的转动是否顺畅,测试刹车是否灵敏可靠。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修复与调试,轮椅终于重获 “新生”。
当社工们将焕然一新的轮椅推到何师傅面前时,何师傅的眼眶湿润了,那闪烁的泪光里,有感动、有欣慰、有对重新融入外界生活的期待。这不仅仅是轮椅的修复,更是困境之中爱的传递与接力。沙窝乡社工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益同行,守望相助”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