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庙会·东坡美食大赛
“来黄必点30道东坡菜”
网络投票活动
火热进行中!
琳琅满目的美食、名店
是否让你挑花了眼?
别着急,小编带着介绍走来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州区
看看那里的特色美食吧~
黄州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东连浠水,北接团风,西南与鄂州隔江相望,距武汉60公里,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和黄州区委、区政府两级政府所在地,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州历为“州”“府”“县”驻地,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区内有东坡赤壁、禹王城、安国寺、青云塔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
黄州人爱吃,爱美食,食材在黄州人的手里从不拘泥于一种做法,而是变化万千。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里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东坡文化是黄冈最厚重的底蕴、最响亮的名片。苏东坡与黄州这座城市的千年“遗爱”,美食占据了极大的篇章。
巴河藕圆是一道湖北名菜,主要食材选自黄冈浠水巴河九孔藕,巴河藕是藕中珍品,它比一般藕多两孔,是世界上唯一的"九孔藕",它表皮呈玉白色、藕管丰圆、藕节无须、肉脆汁多、含铁钙量大、糖质淀粉丰富。每支藕四五节、质嫩肉酥、生吃甜脆香口、消暑解酒、熟食炒不变色、炖不浑汤、醇厚清甜、风味奇特。此菜色泽透明、油润香甜、软糯不粘。
东坡肉,是一道富有诗意的菜,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传统美食,充分体现了“浓油赤酱”的特点。相传元丰二年十二月1080年,苏东坡被贬于黄州时,在贫困的生活中,仿制前人的做法改良,将烧猪肉加酒做成红烧肉,小火慢煨而成,猪肉色泽红润,汤质稠浓,味道醇厚,做诗《猪肉颂》:“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带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菜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行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相传,有渔民送给苏东坡一条鱼,爱好美食的苏东坡灵机一动,只取鱼头烧制,只见热腾腾、香喷喷的烧鱼头不一会就端上了餐桌。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
东坡酱菜(酱黄瓜、酱萝卜)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黄冈东坡美食的一大特色,曾多次荣获省、市金奖。苏东坡将自种的黄瓜和黄州盛产的萝卜腌制成酱菜,故名“东坡酱菜”并有诗曰:“江边坡地绿水洼,东坡躬耕种青瓜。香脆嫩爽如莲藕,酸甜开胃胜杏杷。一碟酱瓜惊四座,三根入口颜羞花。文人雅士慕名至,首选东坡酱黄瓜。”当时在黄州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过江名士笑开口,酱瓜萝卜下老酒。东坡亲手来腌制,盘中还有巴河藕。”对东坡腌制的酱菜是恰当的描述。
东坡酱蹄花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黄冈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镁、铁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它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不含胆固醇。据传,蹄花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蹄花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逐渐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广受欢迎。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大街小巷,无数餐厅和小摊位都能看到这道美食的身影。
黄州鱼圆子,亦称鱼丸子,是黄州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各菜,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境内有一种猛兽,每逢除夕之夜,就要吃人,为了防御这种猛兽,人们就在除女时,将鱼做成圆子,往兽身边扔,兽吃饱了就不吃人。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就继承了每逢欢度节日做鱼圆子的传统。此菜洁白如玉,形如珍珠,口感Q弹,味道鲜美,已成为黄州一道靓丽的美食文化名片。正所谓:品千年黄州之美,尝百年鱼九之鲜。
本菜选用面粉、鸡蛋、盐、水和均匀搓条,摊长至薄如纸,放入麻油中卷成饼状,锅内放麻油翻炸至金黄。苏东坡曾用“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来赞美东坡饼。此菜色泽嫩黄,鲜香酥脆,品形呈千丝万缕之状,有盘龙虬绕之姿,饼片片如薄丝条,又称“金龙玉盘”。
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以黄州萝卜烹饪美味。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东坡一夕与子由(苏辙)饮酣甚,捶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停箸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天竺即古印度,酥酡乃高级奶油制品。苏东坡评价芦菔羹美味胜过印度的酥酡。苏东坡常以萝卜做羹,他有诗云:“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黄州萝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湖北黄州地方特色品种,长得矮壮肥胖,也称冬瓜萝卜,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肉质根入土部分为白色,肉质根约有1/4部分露出地面的青头,呈绿白色,地面以上青头部分呈黄绿色,质地紧密,味甜、香脆。
北宋年间,苏轼因是流放之人,被逐出官舍,不得食官粮,只好以山药为主食,生活清苦。何止是肉,“北船不到米如珠”,连大米也吃不上,只能天天吃当地的主食山药。小儿子苏过陪伴在苏轼身边,看父亲日渐消瘦,又无可奈何,一日忽发奇想,用北方做羹的方法烹制山药,味道竟然让苏轼赞不绝口。儿子亲手烹制的山药羹,却是他一生最美味的食物,他兴致勃勃地写诗纪念,并取名为“东坡玉糁羹”。
相传苏东坡被贬黄州不久,给老乡王齐万戏赠了一首诗,诗云:江山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积酒。谁也没有想到,苏东坡本来写给王齐万的一句嬉戏诗,是开了一道玩笑,却真的应验了。因为宋代牛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官府严禁宰杀耕牛,杀牛待客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第二天东坡依约而去,却遇上他家(邻居)有一头牛放牧时脚摔断了。牛脚摔断了就不能耕田了,王齐万就把这头牛给他买下来,给他做了这一道菜。因为实在太难得,加上牛肉真的好吃,苏东坡很喜欢这道来之不易的牛肉,流传至今,人们就称作东坡牛肉。
东坡《初到黄州》诗云:“长江绕郭知鱼美”。黄州地处长江之畔,水清鱼肥。东坡除了爱吃东坡肉,特别爱吃鱼,前后赤壁赋中都有提及。连夜游赤壁之时也要带上一条鱼,《赤壁赋》中写:侣鱼虾而友麋鹿,《后赤壁赋》里记载:“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发展到近千年之后,鱼圆就成了黄州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因为寓意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所以几乎是无鱼圆不成宴席。本菜选用长江有机胖头魚尾,绞碎成茸,鸡汤煨制。此菜口感爽滑,Q弹细腻,味道鲜美。
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也使他饱享口福,成为美食家。每到一个地方,总要询问当地出产何种名鱼,而且以尝鲜为快。他谪居黄州期间,对鱼情有独钟,常常亲自精心烹调鱼菜。“病妻斫银丝鱼会,稚子灌寻尺素书”,就是东坡居士嗜鱼的真实写照。鮰鱼是长江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肥美,又无细刺和鳞片,被视为淡水鱼中珍品。东坡《戏作鮰鱼一绝》诗云:“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无公与河伯,何妨乞予水精灵。”东坡这首明显带货的广告词赞美了鮰鱼形似石首鱼但无硬骨,味美似河豚却不毒人。本菜选用长江鮰鱼,取净肉,制成鱼茸,入蒸箱蒸制成鱼糕装盘。菜品造型美观,口感Q弹,寓意年年有余。
珍品东坡鸭,来源于苏东坡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一件趣事,相传苏轼被贬惠崇时,说看到河边鸭子吟诗作画,朋友听后知道他是在打鸭子的主意了,就昐咐下人逮了几只鸭问道:“哪只鸭子先知道江水的冷暖?”。苏东坡看到此景,于是回复说,烤一烤就知道冷暖了,随即掐了几朵桃花放在鸭上烤了起来,桃花的香味和烤鸭香融合在一起,堪称人问美味。友人为了表示对苏东坡的赞颂,称这道烤鸭为“东坡鸭”。
苏东坡平生最爱吃鱼,当年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故他深得制作各种鱼肴之妙法。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他在黄州写有《鳊鱼》诗:“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轰著泪纵横。”四川乐山一带的岷江中,出产一种黑头鱼。苏东坡和其弟苏辙曾用香油、豆瓣、葱、姜、蒜等调料,以炸、烹、收汁之法制作了“东坡墨鱼”,其味“芳香妙无匹”。
苏轼是著名的美食家,创造过很多的美食,例如东坡肉。东坡肉是苏轼在杭州治水时,百姓为了感谢他而给他的猪肉,苏轼教百姓方法制作成了东坡肉。如今在制作东坡肉时,肉都会被放在一个小罐子里,打开盖子里面就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切好的东坡肉,一块下肚刚刚好,东坡肉虽然肥,但是不腻,肉是细腻顺滑的,非常美味。而这道“苏轼文火牛肉”,就是用东坡肉的制作方式加上改良,以牛肉为食材创作出的一道美食,令人垂涎的新式口感,既保留了历史的味道,又有新鲜感的碰撞。
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晚秋时节,苏东坡与几位好友乘一叶小舟在长江上品酒赋诗,当舟行至赤壁,面对月上东山、水光接天的美景,在美酒半酣之时,苏东坡挥毫写下了《赤壁赋》。苏东坡对此意犹未尽,不久当一位朋友送来了一条“巨口细鳞”的草鱼,这次苏东坡没有将鱼做成红烧或清炖,他猛然想起前几天有村名送来自家研磨的红薯粉(黄州方言苕粉),苏东坡命人将鱼清洗后片成鱼片,然后裹上红薯粉,水开下锅后加入盐、香葱等调料,加入红薯粉的滑鱼汤汤汁粘稠,口感浓郁。开锅后加入黄州特色白豆腐。东坡直呼:“美哉!妙哉!”由此一道特色美食“东坡滑鱼片”就此诞生。
来 源:东坡庙会组委会、黄冈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