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大有可为,发展好了,闲置土地也能长出银子。”花湖镇白龙村负责人自信地说。今年以来,鄂城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庭院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动员引导在家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垃圾房、空地等发展庭院经济,把“方寸闲地”打造成群众增收的“聚宝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子。
花湖镇白龙村是一个拥有1044户,4073人的大村。因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村里的土地一度被闲置。
白龙村帮扶单位市环卫局开动脑筋想办法,结合驻村单位对扫帚的采购需求,成立了竹木合作社,发动在家的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在田间地头种植观音草,开启庭院经济的模式,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运行。种植期间需要的种子、化肥等由村级免费提供。待到半年以后观音草成熟时由村级统一收购,并聘请有意愿的村民前来制作成观音草扫帚对外出售。
白龙村十五组的阮冬梅上了年纪,身体状况不佳,只能靠兜底保障来生活。自从合作社成立后,勤劳的她坐不住了,也种起了观音草。“去年,我挣了12000元。”阮冬梅高兴地说。
像阮冬梅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她们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到扫帚的种植制作中,平均每家都有近万元的额外收入,村子路边的空地上种满了观音草,这个季节一片绿意盎然,仿佛在预示着村子的蓬勃发展。
合作社每年出售观音扫帚、竹扫帚11万余把,为白龙村创造了五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既带动了20余人就业,也带领群众创收致富。
全媒体记者 戴静 通讯员 邱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