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鄂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了一名55岁的“胰腺炎”患者,在早期进行血浆置换后,经医护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认为尽早进行肠内营养也是现阶段重要治疗方案之一。但患者伴有腹胀,腹内压增高等情况,优先考虑给予行幽门后喂养。
6月5日,管床医生柴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后,与重症专科护士何银共同为患者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术。有了超声引导,就像是有了“导航仪”,鼻肠管尖端顺利通过幽门经过十二指肠,经过床旁腹部平片显影:一个完美的双“C”征,证实鼻肠管已经到达空肠。置管后患者经过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制剂,胃残余量正常,未出现返流,为患者的营养治疗打开了一条便捷有效地通路。
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肠内营养支持技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经鼻胃管喂养有返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等风险,而经鼻肠管喂养可有效降低返流、误吸的风险,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能保证有效的营养供给。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技术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将鼻肠管经过鼻腔、食道、过幽门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端的一种方法,通过超声成像辅助四步定位法,即鼻肠管下至20-25cm时注入10ml空气,食管动态超声可见充气征,静态可见双轨征;鼻肠管下至50-60cm时,胃内可见双轨征;鼻肠管下至60-70cm时,使用边注水边缓慢推进鼻肠管,可见云雾征来判断鼻肠管的走向;当鼻肠管下至80-90cm时,云雾征出现时间比注水时间延长并逐渐减少或消失,提示进入十二指肠;导管深度达到110cm时到达空肠。
图1:鼻肠管在食管内
图2:鼻肠管在胃窦内
图3:
过幽门征
图4:
四眼征“双轨征”
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已在重症护理领域广泛应用,被喻为看得见的“听诊器”。护理人员置入鼻肠管时,利用超声在床旁进行实时引导,确定置管通过幽门后进行肠内营养喂养,该项技术便于操作掌握,相较于盲插、胃镜下置管术,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诊疗保障,让重症患者营养之路“肠”通无阻。
文图:何银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