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亚娟:用纱线织就“全国劳模”

04-29 17:58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我市姜亚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9岁的姜亚娟是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细纱值车工,她能在运行的4320个线锭密密麻麻细纱中精准找到断掉的线头,创下47秒成功接好10个的记录(行业标准60秒接好10个线头)。

从事细纱值车工作10余年,她始终以“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方法做,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次一次的把它做好”的工作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过一个疵点不出一个不合格的纱”,在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刷新纪录,创出“万锭无坏纱”的最高记录,她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多次获得职工技能竞赛细纱值车第一名。

新工学徒变身“音乐大师”

十年前,还是新工的姜亚娟从学徒开始,面对着千丝万缕的线头与重复操作工序接头,手忙脚乱,头晕眼花;开始值车的时候老是翻车,机台看不过来,再加上细纱生活不好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她心中一股不甘落后的韧劲激励她不能放弃,慢慢地平复自己焦躁不安的心情,向老师傅们认真请教操作技术,暗自揣摩,埋头苦练,每一个枯燥的动作都要练习上千次,每天都要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操作技巧。

如今,那一股股的线头在她面前不再乱飞了,一根根细纱变成了她眼中的五线谱,而线头则是跳动的音符,哪个音符不在原有的位置上,那就把它接好,这样一曲和谐的生产进行曲就产生了。在她看来,做好工作的秘诀就是熟能生巧。在生产过程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过一个疵点,不出一个不合格的纱”,在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刷新记录,每年生产任务完成率达到110%。

细纱车间机器昼夜不停,还要不停喷雾增湿保持纱线韧性,高温、高湿、高噪音的环境让人不堪忍受。一些人工作一段时间就辞职了,但她坚持了十多年。她说,车间就是她的“战场”,每天听到车间发出的轰鸣声,心里会非常踏实。

求索不止为创新 创下“万锭无坏纱”最高纪录

近几年,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品种更多,纱线支数更细,产品品类出不穷,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新的产品需要新的技术。姜亚娟认为,创新并非高深莫测,而是要用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生产中的老问题、疑难问题,“只要是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能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减轻劳动强度的,都是创新。”

她利用工作之余,常常思考怎样既能做好产品又不产生浪费。她开始慢慢尝试着不断改变操作方法,提升操作速度,但没有减少纱条长度的用量。不服输的她一遍又一遍地改进挡车巡回技巧,终于总结出一套操作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缩短细纱的切断长度,节约纱条,空锭率控制在最低程度,还可以减少回花发生量,一年下来能节约原料135公斤,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创下“万锭无坏纱”的最高纪录。

“传帮带”助企业产能提速增效

“她看起来平凡,却是大家的楷模。”说到姜亚娟,该企业的员工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2015年,她所在车间产品质量的一项指标数据全疵突然达到350个左右,在这个非常危机时期,细纱生活非常难做的情况下,她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凭着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技能帮助技术人员及时解除危机,将全疵下降到100个以内。

每当车间有新员工进来,姜亚娟就着手对她们进行培训。为尽快帮助新员工的技艺达到生产标准,她会耐心地反复演练,对每位新员工手把手教学,直到每个人考核合格。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她锻炼出了一支手法标准、执行力强的队伍,企业纺纱质量和效率日益提高。

枫树线业2021年和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利平(右)和姜亚娟(左)

此次荣获了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姜亚娟说,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与决心,“我将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再立新功。”

全媒体记者 吕晴 通讯员 涂洁琼  编辑 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