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179% ! 鄂州华容区为营商环境“培土增氧”

04-18 23:14  

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首个完工建筑——极富科技感的招商展示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黄开志 摄)

武汉华中数控鄂州公司加快生产赶订单。 (通讯员 邱良明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张晓琴 潘协凯

400平方公里的鄂州市华容区北临长江水道,西通世界光谷,东接年中即将开航的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华容站上了新一轮区域发展“风口”。

华容区区长龚骏说,去年底以来,该区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培土增氧”,助推打造武鄂同城化发展“加速器”。

数据显示,华容区继去年新增市场主体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后,今年一季度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008户,同比又大增179.2%。

“五证同发”助项目快落地

4月8日上午,华容区行政审批大厅窗口,鄂州东新链智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华接过《不动产权证》等“五证”,标志着华容区红莲湖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三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是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主体项目,基地一期已于去年11月开启首批招商。“为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主动指导,实行容缺办理,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原本需要3个月办完的事一个月搞定。”刘华说。

作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重点项目,红莲湖畔将崛起一座“科技新城”,助力建设武鄂融合创“芯”示范区。龚骏介绍,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打造以大数据与云计算、5G通信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开展建设的同时,正紧锣密鼓开展招商工作。

华容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介绍,今年,该区继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后续所有新增工业项目原则上都将通过“五证同发”办理审批,便利新进项目快速落地。

——— 【画外音】 ———

创新项目审批,省时又省钱

一般情况下,项目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后,还得依次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才能开工。四证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遇到问题,就会延迟开工时间。

重大项目建设审批如何跑出“加速度”?去年,华容区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动,靠前服务,针对红莲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土地公告期内提前介入开展实质性审查,提前介入权籍调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审查,将拿地后的有关审批流程调整到拿地前和拿地中,变串联式审批为依申请并联审批,并开展容缺办理,最终实现颁发土地证同时核发“四证”,实现“五证同发”,压缩了4至5个月办证时间,给企业节省资金成本5000万元。不久,这项审批先行试点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

“马上办”督查为企解难

“在这里做强做大,我们更有信心了。”今年1月18日,27万元土地余款退至鄂州尚德文具公司账上,企业董事长廖双环长舒一口气。

鄂州尚德文具公司是2012年招商引资项目,当时一共预交纳征地项目土地款150万元。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去年12月9日,企业向区政府提出请求,希望将其未使用土地的27万元征地余款尽快退还。

“收到区里‘马上办’督查组的函,我们组建专班跟尚德文具公司沟通,摸清历史遗留问题,制定退款计划。”华容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学军说,今年1月18日,关于尚德文具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余款全部退到该公司指定账户。

“之前我们准备投资一个项目,看到这样的营商环境,我们准备再投资一个项目。”湖北交投致远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晓虎也有同感。

1月15日,总投资1.4亿元的湖北交投新材料配送中心项目开工。项目落地,离不开“马上办”在土地征迁上的跟踪服务。

华容区蒲团乡党委委员赵锡伟说,去年12月6日,乡里接到“马上办”督查组下达的督办函,要求当月10日之前使约定地块达到净地交付条件。经多方努力,克服多重困难,12月9日提供了净地,比最后期限还提前了1天。

——— 【画外音】 ———

来了“特派员”,让企业办事不难

去年底开始,华容区创新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组建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和区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区优化营商环境“马上办”督查组,围绕项目落地难落地慢、企业办事难办事繁等问题,建立健全实地督查、会议督查、电话督查、发函督查等流程机制。

“马上办”督查组办公室干部张礼介绍,督查组接到企业诉求之后,将实地查看,并召集各相关单位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商讨,针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分别下达提醒函。推进过程中,视情况开展约谈或下达督办函。规定时限内达不到工作要求的,将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

目前,“马上办”督查组已下达提醒函29份、工作督办函2份,开展工作约谈1次,上报督查情况反馈通报6期,帮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

“葛店芯”提前通电

湖北日报讯 (记者夏中华、马浩然、通讯员涂思远)“‘三省’服务帮大忙,通电节点比预计时间提前至少半个月。”4月5日,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淼波专程前往国网鄂州公司,送去一面锦旗。3天前,瑞华光电产业园区指示灯亮起,标志着总投资50亿元的Mini LED新型显示产业化项目送电成功。

邹淼波所说的“三省”即省时、省力、省钱。早在瑞华光电这一项目的规划阶段,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便与市发改、经信等部门通过常态化联系提前获悉该项目用电需求,主动上门对接,一次性告知客户业务办理流程、环节时限和注意事项,大大节约了时间。

同时,供电公司深化线上办电应用,依托国网App指导客户在手机端完成业务申请、供电方案答复、供用电合同签订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办电业务全程。同时,营销中心报装班密切跟踪,采取“边建边验”、“预验收”指导整改工程缺陷,加快内部环节流转,实现“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让客户少跑腿,省了力。

此外,供电公司与政府部门联动,敷设7.1公里电缆线路至项目建筑区划红线处,为企业节省土建、材料、施工费用超过1000万元。

去年7月,作为湖北三安光电封装配套企业,瑞华光电湖北Mini LED技术产业园在鄂州葛店开发区破土动工。春节前,鄂州供电公司开始加班加点土建施工。3月30日,随着一根20多米长、重达千斤的铜芯电缆拉到对应的配电柜接火间隔,瑞华光电10千伏线路进站接火工作完成。

“项目提前通电,企业两条生产线将如期投产。”邹淼波说。

鄂城区市场主体

首次突破8万户

湖北日报讯 (记者夏中华、通讯员饶黎)从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跨越式攀升,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达520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67.09%,现有市场主体首次突破8万户,达到84591户。

年初,鄂城区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在优化政务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准营、强化小微企业帮扶等方面,为市场主体发展“清障”。区市场监管局向不便出门和不熟悉全程网办的经营户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辖区10个监管所政务大厅窗口组成服务小组,为经营者“送照上门”。

近日,鄂城区琳昕养殖农场负责人刘毓琳亲历了一次“足不出户、送照上门”。几天前,刘毓琳在网上提交一份营业执照的办理申请。很快,鄂城区市场监管局安排专员到农场指导,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后,1天内就真正实现办照“零跑腿”。

在鄂城,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已成为许多企业和群众的心声。近期,湖北盛世君安药业连锁公司董事长潘越胜来到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送上一面锦旗。

据介绍,企业因经营需要,决定和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合作。公司入股升级后,涉及业务结构调整、资产重组,需要注销、变更营业执照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盛世君安共有41家药店,更换证照直接影响到已集采中标品种的销售,甚至可能导致废标,对企业发展影响大。

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事特办,多次与省、市部门沟通协调,为盛世君安开辟“绿色通道”。最终,第一批10家药店仅用三天就办好了药品经营许可证。41家药店所有证照的注销和核发在30个工作日全部完成,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今年1月起,鄂城区率先在便利店、超市、饭店、小餐饮等19个行业领域开展“一业一证”审批制度改革,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经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以此加快行业准营流程,提高集成化服务效能。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送三免”服务。目前,已向679家新设立企业赠送了公章、提供免费邮寄服务。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邱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