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治”以“治”促“升”

03-14 11:35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以“三问、三治、三提升”为抓手,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不断激发全市党员干部“想干事”的动力,增强“会干事”的本领,提升“干成事”的效能,为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以“照镜子”的自觉抓好“三问”

对照党性原则问初心、对照时代要求问担当、对照市委部署问作为,这“三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鄂州干部提能增效的时代需要。

要自觉把思想摆进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思践悟,才能知行合一。因此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观念,时刻让自己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为中心,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要自觉把作风摆进去。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有没有宗旨信念滑坡,有没有群众观念淡薄,有没有办事拖拉推诿,有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没有搞“新花样”的形式主义,这些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剖析。

要自觉把工作摆进去。在加快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过程中,有没有思想禁锢,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有没有设置“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在服务市场主体过程中,有无“变相”的吃拿卡要行为;有无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出现“内卷”或“躺平”现象,等等。

以“点穴式”的招数落实“三治”

着力整治缺乏精气神问题、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是“三治”的主要内容,必须坚持“望闻问切”,观其色、观其言、观其行、观其效。

缺乏精气神的问题,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气血不足”或“钙质疏松”,严重者会导致“贫血症”;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是一种“懒惰病”或“拖延病”,严重者会导致“胆怯症”;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是一种“狂妄症”或“欺瞒症”,严重者会导致“黑心病”。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做到手到病除、药到病除。

以“回炉淬火”的动能抓好“三提升”

提升精神区位、提升能力本领、提升工作效能的“三提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兼顾,做到以“问”促“治”,以“治”促“升”。

加油鼓劲,提升精神区位。精神区位,包括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敢于拼搏的胆魄、锲而不舍的毅力、敢于创新的闯劲、艰苦奋斗的干劲等,是一种摆脱客观条件制约,体现“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的独特优势。在推进“两区一枢纽”的实践中,鄂州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精神上补“钙”,做到胸有志气,远离惰气;摒弃暮气,充满朝气;杜绝傲气,多接地气。要始终有“坐不住”的敬畏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坚持五管齐下,提升能力水平。提高学习领悟的能力。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精神,不望文生义,不以偏概全。深刻领悟政策精髓,才能在执行中做到准确、高效、有力,不变形、不走样。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摸准“下情”、体察“民情”。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找准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创造工作的亮点和“小气候”。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敢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脚步往下迈,用攻城拔寨的狠劲,真正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搞明白,把难点、堵点一个一个破解掉。提高持之以恒的能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抓落实,贵在自觉,难在坚持。抓落实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不了了之,必须始终如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坚持四个导向,提升工作效能。坚持进位导向,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坚持服务导向,永远做金牌“店小二”;坚持问题导向,量化指标,确保工作打得开、收得拢;坚持激励导向,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让流血流汗的人不流泪。

(作者单位:市档案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