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华容一带,有为数不多的农村妇女仍坚守着一份传统手艺,那就是纺织土布。研究发现,在鄂东南特别是华容一带,传统棉布纺织至今仍沿用黄道婆发明的纺织技艺,这项技艺多由农村妇女掌握,世代相传、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
PART.01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在“麻、苎、葛、棉”中,棉的普及较晚。当棉的种植从印度传入中国两广、海南、云贵一带后,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在汉末就率先掌握了棉纺织技术,并制成棉衣、棉被等。六朝时,种棉虽传入中土,但人们还不知道它能做成衣被。所以,棉布一度成为奢侈品,海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曾把棉织的“广幅布”“吉贝布”作为贡品,敬献给汉、唐皇帝。
北宋时,被贬海南岛的苏东坡惊异于当地居民漂亮结实的棉布衣,在东坡《书传》卷五《夏书·禹贡第一》中为“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作注:“南海岛夷,绩草木为服,如今吉贝,木绵之类,其纹斓斑如贝,故曰织贝。《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由此可见,北宋时,海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棉织品就已普及,而中土普通人家依然以麻织物为主。
南宋末,棉纺织业才在汉族推广,但技术落后,纺织的布匹疏松,不如云、贵、闽少数民族纺织出来的布质地紧密。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徐汇)的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回乡改良纺织机后,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温暖舒适、结实耐用、花纹多样的棉布终于进入汉民族的千家万户,麻织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纺车 ▲
历史变迁,在华容一带,仍有一些农村妇女坚守着这份传统手艺。在当地,每家每年都要种植棉花,为的是全家人都有新衣新鞋穿和新被子盖。棉花收成后,家家户户,每天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无数辛勤的母亲坐在纺车前,一手摇纺车,一手捏棉条,随着纺车转动,绵长而结实的棉线从柔软的棉条中神奇变了出来。
在复杂的棉纺织工序中,上机织布是棉纺织的标准姿势,木梭在陈旧的织布机上来回穿梭,木踏一起一伏,无数根棉线随着织女们手脚协同的动作,在几十个日升日落中,一毫米一毫米“生长”成布匹。
PART.02
萦绕耳边的记忆
这种棉布多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比较土气,加之质地粗糙,因此在华容一带又称它为土布、老粗布,优点是结实耐用、冬暖夏凉、透气吸汗和柔软舒适。
过去,人们将纺织好的布匹,经裁缝师傅缝制好全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和床单,存放在衣柜里,等待着每年的除夕夜才拿出来。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在温暖的灯光下,脱去一年的旧棉衣,换上崭新的棉衣裤、棉靴、棉帽,坐在崭新的棉卧单的床边,迎接新年到来。
棉织品也有缺点,难清洗、易缩水、弹性较差又不贴身。所以,在冬天,好多农民用绳子捆住棉袄和裤腿。
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纤维开发,大量物美价廉、轻薄透气、保暖贴身的纺织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生活,而工序复杂、成本高的传统棉织品逐渐淡出了市场,导致从事传统棉纺织的手艺人也越来越少,手艺濒临灭绝。但嗡嗡的纺车声,唧唧的织布声,穿越历史的天空,至今萦绕在无数人的耳边,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PART.03
非遗+现代元素=?
如今,随着生活观念转变,人们又回过头来追求原生态、环保型的事物——无静电、无污染的棉布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人们用它做成窗帘、床单、椅套、旗袍等,一些纺织工艺品为了增加其朴素粗犷美,也需要传统的棉布加以点缀。由于传统棉布的制作成本高,原来寻常人家的普通之物反而成为奢侈品,成了“一布难求”,这多少有些戏剧性。
沿用750多年前老手艺织出来的华容土布成了“网红”。不过,拯救老手艺也成为当务之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华容区传统棉纺织技艺迎来了春天,有幸作为非遗得到了挖掘和保护。
在华容区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华容土布》于2010年和2013年,分别被市政府、省政府命名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此,《华容土布》名声鹊起,路人皆知。
美哉!华容土布做成的旗袍 ▲
华容社区的倪珍云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积极为华容非遗传承和保护事业作贡献,几十年来,她一直坚持采用传统技艺纺织土布。她被命名为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后,信心和积极性大增,开始收徒授艺,传承棉纺织技艺。在其传承下,原来的2个徒弟也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为了更好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华容区文化馆出资帮她改造庭院,建设培训基地。
近两年来,倪珍云又吸收了4个徒弟。在她的庭院里,长年“唧唧复唧唧,师徒当户织”,5台织布机的庭院形成了华容非遗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帮助宣传的同时,华容区文化馆还与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长期合作,将华容土布交由武纺设计,以及缝制旗袍、时装、女包、围巾等,让非遗与现代审美元素完美结合,生产出不同凡响的文创产品,让华容土布华丽变身,实现升华和蜕变。目前,华容土布文创产品名声在外,已成为向外推介华容的文化名片。
来源:鄂州日报
编辑:梁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