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昕
梁子湖,因湖中梁子山而得名,并以梁子山为界,分为东梁子湖和西梁子湖。东梁子湖属鄂州,西梁子湖属江夏。
鄂州梁子山,民间习惯称梁子岛。梁子岛上的居民,又具体称梁子山为大山、长山,或者笼统称之为后山。《武昌县志》载:“梁子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梁子湖中,高里许,周十余里。石壁峭立,四面临水。北曰七星山,西北隔水里许曰师姑墩,西距江夏青山三里,南为梁子镇,隔水里许为香炉山。”
相传在很早以前,今梁子湖所在地界为高唐县。高唐县城里有孤儿寡母,家贫人善,舍己助人,远近闻名。一天,一道人乞讨着来到母子家门前,有意向其吐露:“高唐县将要沉陷。只要县衙门边石狮子口里流血,你们就赶紧扎一木排自救,可保无事。”说完便消失了。
母子俩几分惶惑,又不敢声张。这以后,母亲天天一大早就打发儿子到县衙门口去看石狮子口里是否流血。日子长了,被县衙斜对面的一屠夫发觉。屠夫问明原委,想开个玩笑,于是当夜,他将一盆猪血泼在石狮子口里,看上去狮子口里血流不止。
第二天一早,大嫂的儿子跑去一看,连忙跑回家将此事告诉母亲。母子俩赶紧拆了茅屋,扎成简易木排。果然还未过中午,天崩地陷,大雨倾盆,高唐县瞬间成了一片汪洋。母子俩依靠提前扎好的木排,躲过劫难,漂到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山上,靠着在山里开荒种地,下湖捕鱼,安定下来。随着四面八方投靠的人慢慢增多,山边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水上集镇。人们为纪念收留他们的娘儿俩,便把这座山叫作“娘子山”,把这个环山的孤岛叫作“娘子岛”。当地方言“梁”与“娘”同音,以后逐渐被称为“梁子山”“梁子岛”。沉县为湖的这片湖被称为高唐湖。
这个传说故事,和晋人干宝《搜神记》十三卷里《城沦为湖》的故事有些类似,“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姬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姬言其故。后门将以血涂门,姬见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人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
《城沦为湖》里的由拳县,在今天的浙江嘉兴,那里历史上是不是发生过城沦为湖的真实故事,并没有进一步介绍。但梁子山传说中的高唐,据有关文献记载,本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个观名,在云梦泽中。《舆地记》载:“云梦之南号鄂渚。”高唐县,在今天的山东聊城,西汉所置,延续至今。不过,明显与梁子山扯不上什么关系。至于高塘,字面上就是洼地浅水的意思,常用于地名,今天山东、浙江、陕西等地有很多名为高塘的乡、镇、村,也明显和梁子山无关。
可见,传说中合理的应该是高唐,而非高塘、高唐县。如果是高唐县,那也就是个名字概念,不一定有什么特别意义。
有意义的是,《城沦为湖》故事的重点,在于人“忽作鱼”“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而梁子山的传说故事,却关键在母子行善、好人好报,地陷后得山以脱险。后人以母子命名此山,以为纪念,梁子山(岛)名因此演进而来。
不过,早期梁子山周围之湖,名高唐湖,这更符合梁子山民间传说故事的基本逻辑。至于梁子湖名取代高唐湖,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