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蔡亚文
建设中的樊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全媒体记者蔡亚文 通讯员夏博摄
“林鸟晴自语,水鹤暮知还。故国浮云外,寒溪积雪间。”这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樊口》诗中描绘的美景。
虽已立冬,但在樊口公园,人们晨起漫步江畔,午后静坐江堤,尽享冬日暖阳。
“护一江水,修一片堤”,作为湖北省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最大投资单体项目——鄂州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核心区面积5.06平方公里,2018年2月28日正式开工。按照规划,该工程以“延续樊口文脉、演绎生态风貌”为主题,立足于防洪及环境整治,涵盖江滩综合整治、水系综合整治、沿江主干路(桥)、生态景观、市政及其他配套等工程。
经过近4年建设,樊口区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治水护坡,锦绣江滩展新颜
治理一方水土,修复一方生态。曾经的樊口区域一度因“水”而患,长江岸堤水土流失的隐患、大梁子湖流域排涝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2018年2月,我市开展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江、山、港、城”为规划理念,以“水安全、水生态、水文明”为整治方向,开启樊口江滩蝶变之旅。
“我们在开建之初进行江滩水质勘察,发现作为长江支流的长港、新港水质较差,日积月累的河道淤积影响防洪、排涝、供水等各项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参与建设的中国一冶湖北公司樊口项目技术总工程师张平说。
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市直相关部门迎难而上,多方调研,会商技术人员,告别以往末端治理的旧思路,实行既治标又治本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新模式。
河道里有废弃物、塑料制品、坚硬石块,再加上水体富化严重,底部水草丛生,岸边杂物成堆,大大增加了清淤难度。如何“干湿分离”,并且杜绝二次污染?张平团队经过一年的探索,改进了清淤绞吸船、泥浆输送及分离系统,高效解决了清淤难题。
先进的清淤设备、专业的清淤队伍,作业面多点开花,人、机、材高效运转,出动泥浆泵、挖掘机、铲车、清淤运输专用车等各种机械联合作业。
“工程进度比预想快,仅用3个月的时间,长港入江通道清淤顺利完工。”张平自豪地说,“紧接着,按照此施工标准和速度,我们用1年半时间完成了抔 湖、新港、薛家沟清淤工程。”
此外,针对闸站排涝能力不足、河道过流能力有限等短板,为确保长江岸坡稳固、航运安全,同时满足防洪功能,施工单位创新施工平面布置,采取淤泥脱水固化处理方式,对该段长江沿线进行30余万方的抛石作业,对内外部水系河道近60万方的水下底泥进行清淤疏挖,并进行沿线边坡防护处理。
改造后的樊口江滩,从沙石密布的荒芜滩涂,变成了如今碧波荡漾的美丽江滩,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生态、新生机。
绿意盎然,秀色公园迷人眼
而今的樊口江滩公园,苗木林立、苍翠欲滴,植被充盈、飞鸟盘旋,当地群众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谁曾想,2018年的樊口江滩曾“脏乱差”严重,路人都不愿多作停留。
破旧立新,小处着眼。“搬迁拆除必然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疏堵结合,才能更好推动项目建设。”中国一冶鄂州片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夏博说,通过和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工作专班,上门做居民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赢得了沿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拆除沿江“散乱污”企业88家、拆除房屋1408户、整治江滩约4000米。基本完成A区西山滨江生态带片区、B区樊口门户区景观护岸和景观工程。C区滨江生态风貌带景观、D区水上植物园景观施工已完成90%,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配套1000多个停车位,另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儿童游乐场等,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水和谐,打造生命共同体
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始终把长江大保护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打造连绵延续的美丽长江风光带。
“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市坚持‘因地治水、与水共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以生态为先,尊重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市住建局工管中心主任陈福平说。
在樊口公园打造“水生植物园”,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水体实现自净并保持水质的长期稳定,实现景观水体生态功能。
同时,设置雨水花园来防治内涝,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景观美化的目的。公园内大面积铺设透水砖,减少了路面雨水淤积。施工单位这些硬核措施赋予樊口公园“超强去污”实力,实现了颜值与实力并存,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现如今的樊口公园共种植香樟、栾树、银杏、水杉等乔木60余种;杜鹃、南天竹、月季、栀子等灌木30余种以及鸢尾、麦冬、月见草、大吴风草等地被植物60余种。四季不同,一步一景,尽显生态之美。
预计今年底,鄂州樊口大桥实现通车,沿江路桥、A区西山滨江生态带片区以及B区樊口门户区景观全部开放。届时,整个樊口区域景观连成一片,为长江大保护工程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