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外功夫才是真功夫

09-16 16:23  

吕晴

近日,随着“德尔塔”清零,我市个别单位开展了防疫总结工作。这让一些基层干部颇为担忧:“没被疫情打倒,却被防疫的种种总结材料、汇报材料、心得体会给打倒了。”问其缘由,有人抱怨道,个人或部门的总结已经写了不下五六稿,但似乎仍未能“过关”。成绩不全面要改、亮点不突出要改、文字不优美要改、内容与其他人有重复要改,下班回家熬夜写总结,次日浑浑噩噩去上班,当真是“纸面功夫”累煞人也。

平心而论,写总结、心得体会是个好方法,能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检查、评价和分析,让后续工作有了直观参考,也保留了客观凭证。可一旦过分追求“纸面功夫”,花大力气“粉饰”文字、“精雕”图表,看似“负责”地留下工作步骤的印记,其目标却单一地指向“呈现与展示”“汇报和交差”,那就背离了初衷。这种“纸面功夫”给基层干部平添烦恼不说,还挤占干实事的时间精力,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加以改变。

把“纸面功夫”当政绩,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一些干部似乎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想方设法给工作加个“美颜”,树立个人形象,力求吸引眼球。这样做容易让基层干部中的“实干家”产生自我怀疑,不利于队伍建设。相较于苦干一番而默默无闻,大搞形式主义的性价比着实不低。当看到因搞好形式而获赞时,一些党员干部即便心有困惑,也不愿甚至不敢轻易质疑,久而久之不免“随俗”,最后慢慢接受这种“套路”。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这种不良倾向不仅会导致“逆淘汰”,任其蔓延下去,更会大大伤害基层的工作生态。

破除“纸面功夫”,练就真功夫,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看待工作总结的积极作用,更需要上级领导科学制定衡量工作优劣的评价体系,不断革新评价干部的方式方法,在看总结、听汇报的同时,多下基层看看、常到一线走走。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妨听听群众怎么说,让那些重形式轻实质的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得到及时的批评和纠正,同时杜绝“纸上谈兵”玩虚功,让基层干部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从源头铲除“纸面功夫”的滋生土壤。

形式主义的每一次现身都是一条线索,解剖工作总结这只“麻雀”,再次提醒我们:现在好刹的歪风邪气明显消散,剩下的都是顽瘴痼疾,我们需要时刻警惕形式主义的“新衣”,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干好实事、为民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