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 “空心村”复兴的涂桥实践

01-25 22:51  

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小河流经村庄,每一位进进出出的村民,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73岁的王春蓉老人起了个大早,在村口前的柏油路上晨练,她感慨地说:“眨眼间,村子变清爽了,怎么看都看不够。”

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带动增收,昔日的省级贫困村——泽林镇涂桥村,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华丽转身的她正阔步走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庄大道上。

党建领航聚力攻坚

农村要富,关键看支部;发展要快,全靠支部带。涂桥村“两委”一班人意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群众团结一心,共谋发展。

在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全村102名党员划分为4个党小组,检察院党员干部包保35户贫困户115人,村干部包保28户63人。“主要是入户开展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纠纷调解等工作,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共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进说,“群众有困难或问题,第一帮扶人是包保的党员,解决不了的再由党小组出面。”

“熊叔叔,寒假回家我要做一名志愿者,为村里的孩子们辅导作业,让更多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1月5日,市人民检察院干部熊颖收到一条短信。

短信来自涂桥村贫困户王远雄的女儿。去年,她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眼看要与大学擦肩而过。后来,是结对帮扶干部熊颖多方奔走,为她争取到贫困大学生国家助学金和民政补助金,她这才如愿步入校园。

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这大大提振了王远雄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去年,他在门前的3亩地里种上青椒、花菜、玉米,悉心照料,终获丰收。“多亏扶贫干部,孩子顺利进入大学,生活有了奔头。”王远雄心存感激。

贫困户老李患有智障和间歇性精神病,父母年老多病,孩子上中学。家庭的窘境,一度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

自2019年起,结对帮扶干部宋进峰时常到老李家走访,送去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政策,同时鼓励他发展“蔬菜+土鸡”的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当年底,宋进峰帮助老李购置设备,还联系专家,上门传授种养殖技术。

“去年蔬菜大棚收入近6万元,加上土地流转金,日子终于过舒坦了。”老李乐呵呵地说,“现在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扶贫先扶志。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扶下,涂桥村村民通过勤劳的双手苦干、实干、巧干,62户贫困户172人如期摘掉“穷帽”。

产业支点撬动增收

涂桥村位于泽林镇东部,距离中心城区10公里,武黄高速穿境而过。然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的涂桥村,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摆脱贫困?“雨量充沛,山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产品种植。”驻村工作队和涂桥村“两委”班子反复研究,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思路日渐清晰。

思路一变天地宽。2017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招商,希望以产业盘活经济,带富乡邻。当年底,湖北囤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村投资300万元,流转3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和果树。

1月18日,涂桥生态林果园基地的大棚内温暖如春,天冬、白芨、白术等中药材长势旺盛。空气中飘散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这一棵棵天冬就是我们的希望。”基地负责人李如宝笑眯眯地说,“天冬亩产1500斤,鲜天冬价格每斤6元,干天冬每斤80元。” 

天冬人工栽培周期长,需三年才能开挖。为发挥土地更大效益,基地分期种上板蓝根、白芨、白术等一两年生的药材,其间套种150亩的桃、橙等果树,形成“树上摇钱、地上长钱”的生态化种植模式。

如今的涂桥生态林果园基地里,1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和果树形成规模,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景点。

在基地打工的“五保户”汪炳桂脸上挂着笑容,他说:“去年我在基地务工,工资加上土地流转金,收入有1万多元。”

“公司于2019年与华农签订了合同,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基地三期正在建设中,下一步我们将引进现代农业高端种植技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李如宝信心满满地说。

在涂桥村,先后有林果基地、蔬菜基地、油菜基地等5个农业生态基地扎根于此,聚集程朝铁矿、涂桥石业、圣堃环保科技等10余家企业,安置困难群众63户,吸纳近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去年,涂桥村已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种植业与加工业为辅的产业布局,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8万元,比2017年翻了11倍。”驻村第一书记熊洋说。

秀美乡村显魅力

涂桥村矿产资源丰富。2004年起,辖区企业开采矿石,导致部分地面塌陷,3000余名村民先后搬迁至周边的银山村、桐城村和泽林村,留在村里的只有1000余人,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乡村要发展,首先要补齐生态欠账。2017年以来,该村不断加大投入,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四好农村路”通到村湾门口,路边栽下银杏、红叶石楠;投入资金77万元,完成路灯亮化和雨污改造项目;投入资金76万元,完成清淤工程和村湾文化广场改造;村民住宅外墙统一粉刷,散落的石头被砌成景观墙……

在大力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该村还依托山资源,做足水文章,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石家湾、汪周湾、李升湾和严家湾分布在大洪山上,山林面积3000多亩。大洪山南临凤凰山,东临白龙水库。2019年,该村启动村庄复绿和水库综合治理,道路改造、土地平整、危岩治理、复垦植绿、固坡护岸等,去年底,初步实现绿化和水环境改善。

如今的涂桥村,步步皆景、处处如画,路相连、沟相通、景相宜、人相近。

环境好了,乡风文明了,互助互爱的多了。傍晚的文化广场人气最旺,村民相约一起跳广场舞、打球,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村民们淳朴的笑声是最生动的“幸福指数”。67岁的村民王菊梅说:“以前这里尘土飞扬,大家都往城里搬。现在环境变好了,大家都纷纷搬回来住。”

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涂桥村依托山水资源,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打造矿工业和生态农业旅游景区,让村民享受生态、经济双重‘红利’,稳步踏向小康。”泽林镇镇长汪招鹏说。

眺望涂桥,远山如黛,碧水如镜;侧耳倾听,草木拔节,渐次花开。一幅“半村山色半村湖,碧水蓝天草木青”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感言:

采访涂桥村,“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是村民提得最多的字眼。的确如此,村子变美,美好的生活也正向他们走来,朴实的乡亲们看到希望,也主动参与到村子的大事小情中来。

脱贫摘帽后,涂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为脱贫攻坚持续输入活力?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在产业上做文章,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该村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以林果基地为龙头企业,抱团发展,推动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以程朝铁矿、涂桥石业支柱产业为依托,延伸下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使村民共享利益链。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戴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