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为啥牛?

12-25 10:28  

县域经济不强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全域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块状集群和点面支撑。湖北地域面积、人口和浙江相差不多,武汉和杭州实力相仿,和浙江相比,湖北经济的主要差距在县域。

浙江县域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块状经济”。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涌现出“中国皮革之都”海宁、“中国毛衫之都”濮院;没有茂密的森林,却造就了全国数一数二的木业大县嘉善。尤其是海宁皮革,“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成为全国“块状经济”的风向标。海宁“块状经济”是怎样培育和发展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11月中下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海宁,22日-24日推出系列报道《“无中生有”看海宁》。

中国皮革之都的崛起与升级

海宁中国皮革城建筑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但是,浙江海宁不产一张皮

更没有发达的畜牧业

却成为“中国皮革之都”

据统计

海宁目前拥有上万家皮革企业

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

我国年产9900万件皮革制品

其中三分之一出自海宁

海宁没有一所本土纺织大学

目前却拥有近万名专职设计人员

“中国皮都”正加速迈向“时尚之城”

这种“无中生有、有中生优”

是怎样创造的?

勇立潮头谱“芯”篇

上世纪90年代

海宁在不大规模养牛羊、

不产一张原皮的背景下

建起全国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

“块状经济”领一时风气之先

面对数字经济的大潮

海宁敏感地捕捉机遇

2016年底

开始谋划和布局泛半导体产业

仅3年时间

海宁泛半导体装备产业

初具规模和体系

业内已有“北烟台、南海宁”的说法

“三笔账”和“一条链”

营商环境

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

营商环境好

才能吸引资本、人才、产业聚集

海宁对标先进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增强地方竞争力

才有了块状经济“水大鱼大”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