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姐”的“甜蜜事业”

11-01 17:17  

秋日的清晨,微风中带着凉意。位于凤凰山山脚下的兴春生态果园里,工人们忙着赶早采摘无花果。一个个无花果摘下来,还带着晶莹的露珠,摆在竹篮里,煞是好看。

百余亩的大棚里,果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大棚里的无花果7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比露天种植的提早1个月上市。”基地负责人黄芳说。

46岁的黄芳,早年和爱人在黄石种植脐橙。夫妻俩人慢慢摸索,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用心打理照料的脐橙,年年高产,年收入十几万元。

事业小有成就的黄芳,始终记挂着老家的乡亲们,期待有一天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2018年,她请来专家回乡考察,发现陈桥村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植无花果,当即和村“两委”沟通,在家乡种植水果和蔬菜,她的想法得到大力支持。

2019年6月,黄芳回乡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建设高标准产业示范基地。

“栽种无花果、葡萄、软枣以及猕猴桃,走高端路线。”黄芳说,种的无花果有两个品种,紫红色的波姬红和黄色的青皮。价格在每斤20元到50元之间,相比其它水果,无花果可药用,能高产且病虫害少,市场很好。

除了高端定位、错位发展,黄芳还尝试创新经营模式。在园区一角,放着几十盆盆栽无花果。“一来主要是用于补栽,二来挂果后连树一起卖盆景,增加附加值。”黄芳盘算着。

“为了能够种植出纯正的有机无花果,园区所有无花果采用有机肥,不喷洒农药。”黄芳说,果园从养猪场引进肥料,用除草机除草,用农用灭虫灯杀虫,以期通过生态种植,提升无花果品质。

几年来,基地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发展45亩无花果、30亩葡萄、20亩猕猴桃和10亩软枣。

绿色、生态的种植模式,让无花果甜美多汁、风味浓郁,产量攀高。正因此,黄芳成为邻里乡亲口中的“水果大姐”,村里产业发展的示范户。

“今年无花果试挂果,亩产4000斤,按这个形式看,明年亩产将达到8000斤,高产稳稳的!”黄芳难掩心中的喜悦。

黄芳告诉记者,无花果营养丰富,软糯甜美,产品大多销往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但因其“摘不及、囤不及、吃不及”的特点突出,制约了销售。

为了破解难题,黄芳计划再流转100亩地,在基地附近修建冷库。“保证无花果摘下来后立即进入冷库分拣包装,第一时间装车运往大城市销售。”

流转土地建设冷库和深加工房,需一段时间,眼前丰收的无花果,怎么办?有的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有的通过游客进果园采摘。“最近我们正在申请绿色食品标识,进企业、大超市以及电商平台销售。”黄芳笑着说,村里的扶贫工作队正在帮忙办理绿色食品标识的相关手续。

记者了解到,在储存上,无花果虽有长达近4个月的采摘期,但只有2-3天的储存期。“为此,我们计划建设冷库和深加工厂房,引进多项先进食品加工技术,通过酿造、烘干等生产工艺,把鲜果深加工为酒、干果等产品,拉长产业链。”黄芳充满憧憬地说,“届时将周边农户发动起来,我提供技术和苗种,他们种植,再由我统一收购,形成无花果种植、采摘、深加工产业链。”

黄芳说,合作社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产销一体化”的模式运营,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农户直接到基地务工。

贫困户由此搭上共奔小康的“专列”。“我们希望果园越来越好,大家也跟着沾光,生活有奔头了。”听了黄芳的规划,贫困户诸克秀由衷感叹。这话引得其他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纷纷点头。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戴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