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山村到城市“客厅”——英山村“逆袭”成长路径观察

10-12 21:51  

英山村地处临空经济区新庙镇西部,紧临主城区,因该村有大鹰山、小鹰山等山体而得名。

英山村成为项目建设的热土

20年前,英山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村,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如今,英山村分享城市发展的红利,随着城市“长大”实现跨越发展,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村民变股民,致富奔小康。

脱贫攻坚  不让一户掉队

“梁婆婆,你在家呀!”“我刚回来。”9月29日上午,英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汪家顺子到4组走访,正好遇到站在家门口擦汗的梁金华婆婆。

近段时间,梁婆婆和村里志愿者一起,两人一组,在葛山大道沿线捡白色垃圾。

英山村干部走访困难群众

梁婆婆一家曾是贫困户,儿子和儿媳都患有重度智力障碍,孙女在上初中。

考虑到她家情况特殊,为了帮她家脱贫,村干部想了不少办法。村里安排梁婆婆的儿子、儿媳从事公益岗位工作,儿子在学苑路和4组拖垃圾,儿媳在桥文路负责保洁。在上初中的孙女,今年已享受教育补贴625元。

在询问梁婆婆家近况后,汪家顺子帮忙算了一笔账:梁婆婆每月有失地农民养老金400余元,儿子、儿媳每月公益岗位工资合计有1030元,再加上儿子、儿媳、孙女3人每月低保费960元。一家人的生活有保障。

聊天中,梁婆婆拉着汪家顺子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村里的帮助,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英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24人,贫困发生率为3.3%。村党支部副书记汪志超说,英山村“围绕党建抓脱贫,抓好党建促脱贫”,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截至2020年初,经过精准识别后,本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发展经济  让村民富起来

“我家的副食店是示范店,上了省邮政公司9月份制作的抖音节目。”昨日,在英山村5组、学苑路上的一家副食店门前,65岁的汪厚银自豪地说。

担任5组小组长和党小组长的汪厚银,是英山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7年前,他在学校所在的学苑路上开了一家副食店,斜对面是东方世纪城小区的南门。

这家既方便村民,又方便居民的副食店,同时也是邮政电商平台——邮乐购网点,编号为EZ107。

店不大,功能多。汪厚银说,乡亲们可以在店里缴水费、电费,取快递,还能通过邮政POS机小额取款。

汪厚银一家靠着辛勤工作,方便了乡邻,实现了致富奔小康。

作为小组长,汪厚银的愿望是带领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

5组共有199人,汪厚银说,像全组人员的小农保、新农合、综治险等费用,都由小组统一缴纳。每年重阳节,小组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补助。

汪厚银及5组的故事,是英山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英山村干部指导办事群众填写表格

英山村有15个村民小组,1002户、4005人。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局,村党支部、村委会依靠村民理事会,发动全村群众民主决策,确立了“优化经济环境,发展新型产业”的目标。

从2000年起,英山村开始进入腾飞式发展。汪志超说,鄂黄长江大桥(106国道)连接线建设,拉开了英山村征地拆迁的序幕。

随着滨湖东路、滨湖南路、吴楚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相继建成,碧桂园、融创地产、恒大地产等一大批项目纷纷落户,使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基础设施健全、环境优美的城中村。

洋澜湖畔的英山村,美丽了城市的容貌,正成为城市的“客厅”。

为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2014年,该村积极争取政策,落实失地农民安置地块120余亩,70余亩安置地块出让金用于回购在水一方小区门面房35间、两层合计4500平方米,回购星辰湾小区门面房合计1559.92平方米。同时,该村在学苑路建成门面房16 间,共计1000平方米。

2017年,村级投资兴建的英山集贸市场开业。该市场占地15亩,建筑面积10522平方米,共3层。有效解决了周边小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学苑路上的集体所有门面,为5组群众创造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该村集体资产已逾2亿元。庞大的固定资产需要专业团队管理,经英山村“两委”研究,成立英山集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仅集贸市场、门面房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上百万元。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8年12月,英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3566人,总股份额125560股,其中集体股37668股,个人股87892股。待条件成熟后,股经社将定期进行分红。

先行先试  破题农村基层治理

步入城镇化后期,农村基层如何治理?英山村在治理模式上先行先试,进行有益探索,正推进村民委员会向农村社区转化,村民同步向城市居民转化。

英山村通过村民委员会广泛联系村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全体村民的意愿和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让村民参与民主决策,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事宜。

为此,英山村在村和各村民小组建立以共产党员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为主要代表的村民理事会,并制订了村民理事会规章制度,改变了过去组长“一人说了算”的局面。

凡是涉及村组建设的事务,均由村民理事会提出议题、酝酿议题、表决议题、公示议题的步骤进行民主决策,促进了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协调统一,维护了村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村级重大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村民集体决策。小组有大事,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决定。

“我们村的变化,得益于村民理事会发挥的作用。” 汪志超说,“只有村民当家做主,参与决策,自我管理,全村上下同心同德奔小康,才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在该村2020年度帮扶计划中,重点关爱弱势群体,特别是兜底无劳动能力高龄困难人员、增加生态公益岗位、安排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和继续带动、促进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等方面继续努力。

为帮助失地农民就业,该村准备成立物业公司、劳务公司,实施技能培训,让村民从事保洁、保安、园艺、水电维修等工作,盘活人力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村民利用集体资产(租借、出让等形式)发展个人实体经济,激励村民自我解决就业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后期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改革中,下一步,该村将尝试对村委会的职能进行分离,一般性社会事务(服务类)由即将成立的社区居委会负责,经济发展事务由村委会负责,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采访手记:

英山村是我市城中村、城郊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城市东移南扩中,该村抢抓机遇,得到快速发展。

在英山村采访,一个切实的感受是,干部队伍较年轻,干事创业有激情、有活力。村干部特别忙,忙着拆迁、忙着做群众思想工作。

面对城市化的进程,村、组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简单地把征地拆迁款分光、用尽,而是留着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长久受益。在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方面,该村准备成立物业公司、劳务公司,为村民就业提供平台服务。

随着城镇化后期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破题,英山村的明天会更好。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童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