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04-21 17: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时指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安全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并将党的领导体现到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相关体制机制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公共卫生科研攻关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科研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树立正确导向,强化科学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树立了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为推进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共卫生科研攻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强化科学思维,建立决策、咨询、执行、评价、监管等各环节职责清晰、协调衔接的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确保在出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先进技术和机制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以解决国家和人民实际问题为导向,实施科研评价评估体系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强化科研攻关支撑和服务前方一线救治的部署,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集中力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需要配套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科研评价评估体系。科研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坚定改革决心,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制定相关意见措施,推动科研评价评估体系改革向纵深发展,引导和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布局开展有科学价值的基础研究和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研究。

树立底线意识,全方位全周期确保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因此,必须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事前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和监控网络,确保疫苗安全并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研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事中应迅速启动应急行动指南,及时更新情报并采取动态举措,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为快速扭转疫情形势提供技术和舆论支撑;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迭代更新应急管理体系、方法和技术,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更周全的准备。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他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为此,应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整合各方力量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世界卫生组织和越来越多国家表示中国防疫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中国“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发挥了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而在基础和前沿科技领域,国家能力是超前布局的根本保障,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场域,而且,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为此,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深化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的相互协作,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通过组织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等各条战线的精干力量协同作战,聚焦检测试剂、疫苗、抗体、药物、诊疗方案等方面集中攻关,并配套财税、金融、商事、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医疗技术、产品和装备自主可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公共卫生领域前瞻性基础研究,并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大力培养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进一步开发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更好发挥其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坚持中西医结合,持续加力发展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技术,加快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牢牢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推动我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需要以全球视野谋划推进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真切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接下来,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布局、创新合作机制、做强合作平台、提升合作水平、加强信息共享,充分整合知识、技术、人才等全球创新要素,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内核强劲、合力强大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解决当今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必然要求世界各国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形成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格局,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要主动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科技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提高我国相关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成果共享,创新科技援外方式,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更好地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总之,推进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坚持兼容开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执笔:陈劲 朱子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