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隔离了病毒,却聚拢了希望与爱!NICU里的纸短情长

03-15 14:57  

市中心医院内科楼十楼重症监护室(NICU),是这场战疫的前线。它在隔离区的最深处,它隔离了病毒,却聚拢了希望与爱,聚拢了关心与祝福。

“把鸡汤喝了,好好补一补。”

“马上做手术,来不及了。”

看着转身的丈夫背影,看着手里的滚烫鸡汤,汪迎春有很多很多话想对他说,可最终脱口讲出的只有一句:“你一定要好好的!”

上午8点整。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三层手套,仔细佩戴好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叶辉觉得自己像极了就要踏入战场的武士。“马上进入隔离病房。今天的战斗开始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都是坚定。

叶辉是市中心医院内科楼十楼重症监护室主任。作为参加过非典战役的老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叶辉一直战斗在最危急的一线。

今天的手术对叶辉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他要跟副院长喻军华,神经外科医生王璨等一起,给三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做气管切开手术。众所周知,病人气管切开以后,气道里面会喷射高浓度的病毒形成气溶胶,这个手术感染风险比插管还高。

上午10时许,第一例手术开始;内科楼10楼重症监护室里,各种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清晰可辨,各类指示灯不停闪烁;叶辉迅速地拔出气管导管,喻军华精准地将患者气管切开,王璨熟练地配合着将患者气管撑开,气管导管被稳稳地置放到气道……手术现场紧张有序。

第一例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第二例出现了一点小插曲。患者脖子较粗,气管导管置放不顺利,让叶辉眼睛一亮的是,喻院长沉着应对,很快找到了办法,将导管适度旋转慢慢放入气道里。叶辉和战友一起,从气管套管里洗出大量粘稠的浓痰。

“70,80,90,”监护仪上的动脉血样饱和度迅速上升,患者生命体征重回稳定。

10点45,三例手术结束。叶辉浑身已经湿透,却说不出的轻松。

“喻院长挺身而出,就像一面旗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病人身上,既没有感觉到怕,也没有感觉到累,一心想着赶快把手术完成,赶快挽救病人的生命。我们这次手术45分钟就做完了,非常成功。”

经过了十多分钟的脱掉防护服,消毒清洁,叶辉走出隔离区。他打开收到的手机短信: “手术非常成功吧。汤放你桌上了,记得喝。”叶辉无声地笑了。

妻子汪迎春是中心医院产科护士长,因为人手不够,她前段时间也参加了隔离病区的战斗。同样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她,如今是护士们的主心骨,他们两人谁也顾不上家和孩子,只能抽时间相见。

喝下鸡汤,叶辉觉得心里暖暖的。“非常成功。鸡汤真好喝,都喝光了。”

半小时后,叶辉收到了短信。“太好了。你也不看是谁炖的,现在要多喝汤保持体力。”

“我现在七八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都是小菜一碟。”叶辉颇为自豪地告诉爱人。其实终于可以坐下喝汤的时候,叶辉发现自己有点弯不下腰了,僵硬得像一根竹竿。

“莫吹牛,出来好好休息啊。”

过了一会,叶辉又收到妻子的短信,“好想回到以前的日子,工作没有那么紧张,身边的人也没有那么害怕。但是目前,我们都要尽好职责。”

最浓的情,在一粥一饭里。最普通的问候有时最能暖心。

脱下装备,并非休息的开始,作为重症监护室主任,叶辉不但要负责病人治疗,还要全方位负责科室管理,一切有利于病人的细节都必须考虑周到。反复分析病人病情,制定周全治疗方案,他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

下午两点半,叶辉来到位于附楼五楼的会议室,参加每天的新冠病情研讨例会。“新冠病人压力较大,建议注意病人心理问题的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偶尔去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对于目前还没有对症治疗手段的新冠肺炎疫情,叶辉越来越体会到这名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他身体力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切实关心病人的过程中,多到病房中去走走,多询问病人感受。每次见到患者,叶辉都会保持微笑。“尽管隔着厚厚的防护服、口罩,患者看不见我们的面容和表情,但我仍努力通过眼神和语言来传递关心。”

患者李某因为较长时间卧病,心理波动较大。叶辉握住他的手,给他传递力量,传递信心。他仔细询问病情,第一时间解答病人的问题,解开心结。护士长徐骞配合给李某做检查护理,看给予氧气吸入看气道是否通畅,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

在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就是病人的亲人。在叶辉的带领下,科室更加注重病人情绪管理和日常护理。

病人张某,进入病房,一共住了20多天。长时间看不到亲人,张某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抹着眼泪。为了让他早点好起来,医护人员对他进行精心照料。看到他精神不振,护士长柳晶将自己的水果,营养品让给他食用,这些关爱让他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他说:“见不到亲人,只见到你们日夜陪伴,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一辈子都记得你们,记得这些日子。”

除了每日固定的治疗、护理、心理疏导、病情观察、抢救外,重症监护室的战友们还照顾着病人的日常生活,如:翻身、叩背、喂餐、洗头、理发、清理大小便等等。

生命有时候很脆弱,但更多的时候是坚韧。患者传递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是对大家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每一个出院的病人都让NICU的大家感到振奋。在微信群里,大家欢快地诉说感受;“叶主任,这是我人生当中度过的最难忘的春节。”

“我也是。”

午夜十二点,下一班护士们进入病房,发现叶辉和护士长还在这里。整个病区很通透,安静得出奇,只有仪器的嘟嘟声以及推车偶尔一掠而过的响动。

病人李某情况不太好,呼吸困难已经非常明显,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85%。

“徐骞,调整HFNC的参数,开始气道湿化,痰液引流。” 徐骞立即准备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护士长立刻给患者戴上呼吸面罩,叶辉调整好呼吸机参数,患者使用呼吸机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在NICU,大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时刻有战友们的陪伴。在危险的时候,这份情谊更加珍贵。

一名患者腹泻,大便弄到了衣服和床单上。“没事,我来吧。”护士长柳晶用湿巾沾着清水为患者清洁肛周,安慰她不要紧。她认真地记录、反馈着患者的症状,定时为病人翻身、吸痰,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4点交班。

“我经常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比较熟悉工作流程。”严瑾是一名小护士,她将2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后向护士长请战,参与抗疫一线。在重症监护室面有众多传染性极高的危重症患者,严瑾没有慌乱,而是很快度过了适应期。

“从刚入重症监护室的忐忑不安、千头万绪,到适应后的规范有序,从我给每一位患者安慰、加油,到患者逐渐康复后传递给我鼓励温暖,都让我觉得充满了干劲,各种困难都可以克服。脸颊上口罩的勒痕是奖励的勋章,身躯上的汗水是奋斗的印记。病毒来了,既来之则战之,我不怕。” 严瑾在朋友圈的发言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在隔离病区,同事之间说得最多的是“我替你吧,你歇会儿”“没事,我来吧”......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工作中要注意的细节,共同分享诊疗和防护经验。

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清晰可辨,各类指示灯不停闪烁,在NICU,与生命的赛跑时刻进行着。

“当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时,我无所畏惧,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重症护理8人团队一起在奋战,冬梅护理人都在……”这是护士长徐骞在微信群里的一番肺腑之言。

从进入战疫状态以来,重症监护室先后有十多次医护人员因为劳累,缺氧,血糖低等原因晕倒,然而,站起身来,他们的身影更加挺拔。

“还好吧。”

“又有病人出院了。” ……

……“妈妈我爱您,保护好自己哦。” ……“再忙也要注意休息。” ……“我们全家陪你奋战到底!” ……

被防护面罩勒出深印的脸庞,诉说着坚持的不易;被汗水湿透的防护服,包裹着守护的誓言。我们也会哭,会痛,会累,会怕,只是,身着白袍,使命在肩,必将全力以赴,不负荣光。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磊 汪安刚、叶雁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