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前朝,大赵湾,大米1袋,肉5斤……”
“赵方勇,育才路楚才医院前面,大白菜2个,土豆5斤……”
一个红色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村民的所需所求,这是红莲湖新区桐岭村劳动保障员尹玉喜的笔记本,这个小小的本子成为了桐岭村村民的生活簿。
面对疫情,华容区升级封闭管理,所需用品由代购员代购,但桐岭村情况有些特殊。“我们村前期拆迁,有367户1300余人搬到了集镇,加上村里部分未搬迁的村民,配送对象分散,配送任务相对较重,你要做好准备。”村支书赵锡伟分派任务时就和尹玉喜说明了困难。这个90后女孩微微一笑:“我是年轻人,我可以。”为了做好代购工作,尹玉喜就准备了这个笔记本。
早上八点赶到超市等着开门,按照笔记本里的记录,挨家挨户为他们采购物资,这是尹玉喜每天工作的“前奏”。大包小包提上电动三轮车,根据记录的地址,尹玉喜和开车师傅开始了“正餐”送货。
“喂,你好,我是尹玉喜,你们家的物资我买回来了,快到你住的楼栋了,可以下来领了。”尹玉喜这套说辞非常熟练,俨然一个合格的快递员。
因为拆迁,所以村民住得分散,下一个配送对象可能相隔不到百米,也可能相隔几公里,“经常是东边一家西边一家,我都习惯了。”碰到车没电了或者开车师傅有事,尹玉喜就得手提肩扛,以步当车,但所幸这种情况比较少。配送途中笔记本也不离身,“经常有村民在途中打电话报需求,我得第一时间记下来。”
送完集镇送村子,村里有个湾子在另一头,临近的道路被封了,尹玉喜只能绕远路,平添了不少工作量,“都是我们村村民,必须送到位。”
如果当天需要配送的村民不多,大半天就能送完,多的话经常忙到天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如此。“想到服务好村民,他们就不会到处乱跑,就少一些感染的可能,我就特别有干劲。”
村民看每次送菜都是尹玉喜,直言:“这姑娘不简单,能吃苦。”更多的村民每次领完菜都会真心地说句谢谢。
笔记本已经写完大半,尹玉喜说会一直写下去,直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