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魔手中抢救生命——记阻击疫情一线青年医生王瑞丰

02-26 11:08  

       2月20日,鄂州市中心医院,内7科27病床。在经过21天的治疗后,新冠肺炎患者熊先生治愈出院了。 

最早接诊、治疗他的医生王瑞丰在11天前,由于连续工作15天,不幸感染,身份从医者变成了患者。 

2月21日,王瑞丰发朋友圈:“鸡汤真美味。”这些天一名名患者治愈的消息让王瑞丰的心里温暖了起来,想着“出院返岗”的他情不自禁地紧握住双手,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因为职责所在,所以义不容辞”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上白班的王瑞丰接到市中心医院医务部电话:“晚上可以到发热门诊值班吗?缺人……” 

“可以。”还未等电话那头说完,王瑞丰痛快地答复。而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晚上的不眠不休。 

“那天晚上将近100个号,凌晨三四点还有人来排队,一直到早上8点多,没间断过。”回忆起那晚的情景,王瑞丰眉头紧皱,表情凝重,“每个患者都很痛苦,但没有特效药,让我有一种深深无力感。” 

1月24日,早晨8点下了夜班,脱去防护服的王瑞丰瘫坐在椅子上,尽管一夜未合眼,但依旧无法入睡,眼前浮现出一个个被感染患者的模样。 

1月25日,大年初一。医务部通知,内科医生人手严重不足,要成立临时的内七科科室,需要外科医生支援。 

王瑞丰想都没有,收拾了两件换洗衣服就去了。 

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主任余召师说:“王瑞丰主动请缨,成为了外科系统第一批上前线的医生。”与此同时,32岁的他也成为新成立的内七科最年轻的医生。 

当晚,需要留一名夜班医生,王瑞丰再次主动请缨,余召师担心王瑞丰没有休息好,便婉拒了他的请求。 

“我是党员、我还年轻、我不用担心孩子……”他罗列了一条又一条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为了留下。 

当晚,等待王瑞丰的是再一次的不眠不休。 

连续16个小时,内七科收治了高度疑似病人14名,其中确诊病例4例。 

一层楼最多只能收治17名病人,一晚上就收治14名病人,可想而知的工作量和未知病毒带来的“恐惧”让与王瑞丰一起值班的两名年轻护士抱头痛哭。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安慰她们。”王瑞丰说,还未等他想好要说的话,听到“叮叮叮”铃声的同事,马上擦干眼泪又开始了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身穿白大褂,我必须上。”是什么让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人勇敢逆行,毫不退缩?王瑞丰心中的答案只有短短八个字:“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感染后,唯独不担心自己” 

面对确诊患者“井喷式”的增长,王瑞丰身穿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和口罩,时间最长的时候连续16个小时,除了做好救治工作外,还要安抚每一位患者情绪。 

每天都身心疲惫、口干舌燥,大多数时候,他只有在晚上11点多时,才能脱掉厚重的“装备”,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换掉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衣服和裤子。 

同时,随着疫情的发展,作为外科医生的王瑞丰意识到,他必须迅速转换角色,主动去适应当好一名内科医生。 

一连15天,除了奋战在每个病房以外,王瑞丰还要挤出时间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各项《诊疗指南》。 

2月5日,王瑞丰感觉身体不适,以为是防护服内的衣服浸湿了后背,受凉而导致了感冒。 

2月6日,王瑞丰吃了感冒药后依旧没有好转,但他知道现在人手不足,他没有办法请假。作为护士的妻子杨颖意识到情况不对,哭着劝他赶紧请假,去做个检查。王瑞丰说:“现在这个时候,病人才是首位,等我交接完病人的情况就去。” 

“这个病人有严重的糖尿病,还有这个复查了CT后炎症在扩散,还有……还有……”第二天一早,王瑞丰忍着不适,与接班的医生详细介绍一个个患者的情况。 

“每个患者病情都不一样,都很复杂,容不得一点马虎。”这句话看似是对交接医生说的,其实王瑞丰知道,这句话更是对自己说的。 

2月9日,王瑞丰确诊了,患上了新冠肺炎。 

确诊的第一时间,王瑞丰打电话嘱咐妻子:“一定不能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让他们担心。”拗不过王瑞丰的妻子,含着泪眼答应了。 

说完,他又发了条朋友圈:“我不知道这两天的坚持是不是给同事们带来了伤害,我对不起你们……” 

“今天情况有没有好转,血糖降下来了吗?”住院的第一天,王瑞丰还在同事群中询问自己收治的6名患者的诊治情况。 

担心病患、担心父母、担心同事,唯独没想过担心自己。“我还年轻,肯定能扛过去。”王瑞丰给自己鼓劲。

“我想重返岗位,更愿捐献血浆” 

一连半个月,杨颖每天都会转发一些患者治愈出院的新闻给王瑞丰看,鼓励他要积极面对,勇敢战胜病魔。同事们也会留言,让他安心养病,等他归队。 

父亲知道了他的病情,发短信告诉他:“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我们,杨颖现在每天都嘱咐我和你妈妈要注意营养。”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在大家的鼓励下,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王瑞丰身体逐渐恢复。 

“康复后我将继续投入这场战斗,与大家并肩作战。”王瑞丰在工作群中说。 

“这孩子,身体稍好一点,又来‘请缨’了。”余召师半开玩笑道。 

在大家劝他好好休息时,王瑞丰又列出自己的“优势”,他说:“我现在更懂患者的心态,也能更好照顾患者了。” 

2月24日,鄂州市首批三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的新闻一出,王瑞丰感动之余“兴奋”了:“我愿意,等我康复了,我也愿意去。” 

许多朋友问王瑞丰怕不怕,他说:“说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我也有父母,有妻儿,我也有牵挂,可责任、使命还有从医时的誓言,让我义无反顾。” 

想着经历了一次鼻咽癌大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的父亲,患有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年前才出院的母亲和家里97岁的外公,王瑞丰鼻子一酸,他不是不想念,不是不担心,只是把这份牵挂深深埋藏在心底。 

“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怕,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疫情结束后,最想第一时间回家抱抱父母。”采访的最后,王瑞丰强忍了许久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泪目!王医生的3个心愿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