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好故事|刘响林叫响黑水虻

01-13 23:04  

“你看,这是从新疆吐鲁番打来的电话。”刘响林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得意地说,“对方要和我合作,我用技术入股,他出资,一起在新疆养黑水虻。”

湖北志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响林科学养殖黑水虻,这种黑水虻能快速降解餐厨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变废为宝。

昨日,记者还没走进该公司,就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这是在烤制黑水虻虫干。”刘响林呵呵笑着,“你们闻闻看,是不是特别香?”

2015年,峒山村农资店老板刘响林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武汉工程大学几位教授,得知“黑水虻养殖前景好,饲料来源是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后,次年,他关掉年赚20万元的农资店,投资50万元转型养殖黑水虻。

吃的是垃圾,转化的是资源。在育虫车间,员工刘瑶将发酵后的餐厨垃圾倒进一口养殖池内。“这是黑水虻的幼虫。我每天喂2次,一个周期要喂7天。一口养殖池的面积有3平方米,7天投放300斤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可以收获90到100斤鲜虫。”

“虫不可貌相!”说起黑水虻的好处,刘响林如数家珍。“黑水虻幼虫和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

刘响林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黑水虻爱吃垃圾,我引进这类虫子,处理垃圾超级棒。”据介绍,黑水虻主要以餐厨垃圾、腐烂植物等为食,尤其是处理餐厨垃圾,黑水虻是名副其实的“小能手”。据统计,1吨黑水虻一天能消耗5吨餐厨垃圾,其排出的粪便,可作为农作物的高营养有机肥料,实现“零排放”,非常环保。

员工周西正在车间里处理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经粉碎机粉碎后,再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最后加入一种EM菌和一些生物制剂进行混合发酵,就制成了黑水虻的养殖饲料。”

“黑水虻幼虫喜好油腻食物,它是‘变废为宝’的能手。”刘响林说,幼虫吃的是加工后的餐厨垃圾和碎化秸秆搅拌后的混合饲料,环保达标扩产后,基地每天约产3吨虫子,可消耗约14吨秸秆和餐厨垃圾。基地采用的是武汉工程大学固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和当前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相比,黑水虻的转化率能达到80%,无需人工、机械操作,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变废为宝效益高。尝到甜头的老刘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开始生产虫干、虫浆、虫粉。

在烘干车间,技工刘秋林将一箱50斤重的鲜虫倒进烘箱:“10分钟就干透了。一天要烘1200斤,烘干了能有400斤。”

“冻鲜虫3000元一吨,虫干1万元1吨,俏得很。”刘响林说,“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客户都是通过物流取货。”

黑水虻全身都是宝。现在,刘响林建起50亩的养殖基地,引进不少加工设备加工虫粉,以替代进口鱼粉。“虫粉的营养成分比鱼粉高得多,价格却比鱼粉低。”

去年,心系家乡的老刘给黑水虻注册了商标,叫做“峒山福”。他还用黑水虻幼虫喂养土鸡。“一只鸡能卖200元,鸡蛋2元一个。”望着自己的一大片稻蛙养殖基地,刘响林算了一笔账,仅养殖黑水虻,去年能赚300多万元,今年顺利扩产的话,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养鸡和稻蛙共养的收入,一年还有50万元。“向环保要效益,有奔头,值得大干一场。”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磊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