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家空置的养猪场种平菇,半年增收15万元。昨日,程贤智的“蘑菇工厂”恒温车间内,一层层菌棒上悄悄探出的平菇,叶片肥厚,长势喜人。“以前这是猪场产房,现在是平菇生产车间。”程贤智笑着说,“像这样一个菌棒,一茬差不多能产半斤平菇,一天能采200斤,可以卖八九百元。”
从4头仔猪发展成为标准化养殖的千头猪场;从千头猪场又发展成为种养配套的家庭牧场;如今,又行进在转型生态种养殖道路上,杜山村村民程贤智用10多年时间,完成了他养殖事业的“生态跳高”。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杜山村2组的原方意渡猪场,这里是程贤智最初的发展基地。以前这里采用高楼养猪模式,年出栏肉猪1000多头。随着生猪养殖的不断规范,程贤智的这间猪场被纳入搬迁范围。对此,老程想得明白:“养猪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环保账。为了环保,都是值得的,要留下绿水青山给子孙。”于是他迁址蒲团乡郭垱村,建起130多亩的生态养猪场,养殖土黑猪。
没有污水、没有异味,空地上种了不少花草树木,恒温空调、水井也都在。“生态环保、限养禁养,我能不能种点蘑菇?”看着空置的废猪场,程贤智突然生出这个念头,“蘑菇种植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对温度却格外敏感,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蘑菇的生长,原先闲置的恒温空调正好派上用场。”
今年6月,老程先后到浙江、安徽等地,向当地种植大户学习蘑菇栽培技能,回来就开始试种平菇。
来到2楼的生产车间,一阵菌类特有的浓郁香气扑面而来,里面是一排排整齐码放的菌棒。“这里以前是母猪妊娠室,现在被我改成了平菇车间。以前是高楼养猪,现在是高楼种菇。”程贤智得意地说,“高楼种菇的好处是通风、干净、卫生、整洁,而且我们用的是井水,种出来的菇子很有嚼劲,市场反应口感蛮好。”
环保账达标了,那么经济账如何?
程贤智弯腰拿起一个菌棒,上面结出6片厚厚的平菇。“一个菌棒,一茬差不多能出半斤平菇,半年可以采6次。”他告诉记者,只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做好通风,让平菇在最合适的环境里生长,半月左右就可以采菇。“6000多个菌袋,平均一天采200斤平菇,高峰期达到300斤,一斤能卖四五元,一年下来可以增收30万元。”
12月6日,随州国际“菇博会”将开幕,老程准备去看看。“11月15日,我参加了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学习了解到香菇的菌料可以生产平菇,平菇的菌料可以做栽培基质种植蔬菜。学习是好事,我要多参加。”
鲜嫩的带着清香的蘑菇,给程贤智带来无限憧憬,他打算把老猪舍改扩建成一个800平方米的平菇培育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效益不比之前养猪差。推行生态种养殖,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程贤智信心满满。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磊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