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要讲舆论导向

11-28 11:01  

□刘磊芳 

有一天,朋友聚会时,一位朋友抛出话题:我看到路边一条宣传栏上写着“向中国式过马路说NO”,你们说这个标语算不算“低级红”?有人说算,有人说不算,由此引发了在场人对标语舆论导向的争论。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过马路时“凑足一撮便走”恶习的调侃,把它作为标语立于公众场合,有失客观、严谨,特别是冠以“中国式”这个帽子,把少数人的恶习夸大成“中国特色”,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恶搞的素材。 

标语具有宣传、引导、提醒、鼓动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内容具有针对性、语言客观准确、以情感人,这样才易于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怎样才能让标语起到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首先,标语要有针对性,能够准确阐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百姓的愿望。如“要想富,先修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等,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色和群众诉求,语言简洁、浅显易懂。这种针对性强的标语更能被大众接受,也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引导、提醒的作用。 

其次,标语要客观准确。标语是为一段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要客观准确提炼出基本要求、所达愿景,要有权威性、公信力。但有的部门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运用一些不规范词汇或网络语言,虽然幽默,但是表达不够准确,容易产生歧义,让人误解,甚至会导致“低级红”“高级黑”的效果,这就与标语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标语还要以情感人。标语往往只有一句话,在短短一句话里,如何能以情感人?这里的“情”不是煽情,而是一种人文关怀。标语的简洁性往往被标语制作者演绎成简单粗暴的句式。过去,这样的标语很常见,现在依然能见到。比如,“谁××就抓谁,谁××就罚谁”,这种“冷暴力”的句式依然流行在基层。虽然,这样的标语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语气让受众很反感。不可否认,很多标语开始注重以情感人,表述更加委婉,如“请勿践踏草地”演变成“小草在睡觉,请勿惊扰它”。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标语时,笔者的心一下变得柔软起来,温情的标语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样能激发人内心的正能量。 

标语是工具,不是武器。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城市文明的回响,让那些不合时宜的标语早点进入“回收站”吧! 


责任编辑:邱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