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向好的“拐点”来了吗 ——梁子湖鄂州水域生态治理调查(上)

11-04 23:08  

编者按:梁子湖是我省湖容第一、面积第二的大型淡水湖泊,三分之一水域位于我市境内。2013年以来,梁子湖区退出一般工业,退垸还湖,关停畜禽养殖,禁捕禁采……以利湖泊休养生息。今年,我市提出在梁子湖鄂州水域创建湖泊生态保护的国家级示范,制定未来3年治理路线图。从“靠湖吃湖”到“退人养湖”后,梁子湖鄂州水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省、市媒体记者赴梁子湖区进行了调查。

晚秋时节,记者走进梁子湖区梁子镇沿湖路,不时见到泊靠岸边的闲置渔船,姜巧玲打了15年鱼的船正在其中,自2018年1月梁子湖鄂州水域禁捕禁采以来,她和千余户渔民弃船上岸。

从6年前退出一般工业,到两年前梁子岛旅游停业整顿,再到如今禁捕禁采,推行全区域垃圾分类和全流域污水处理,这片水域总体水质是否出现了期待中向好的“拐点”?

总体水质起伏不定

沼山镇楠竹村,刻着“菱香园”三个字的大理石屹立着,园内杂草丛生,没了往昔的繁盛。

楠竹村所在湖域有万亩野菱。从2013年起,这里连续4年举办采菱节,游客接踵而至。但禁捕禁采后,采菱节停办。

“今年野菱面积还在扩大。”顺着村党支部委员金春明手指方向望去,水生植物黑压压一片浮在湖面。记者来到广家洲大堤、长岭码头、涂家垴镇沿湖水域,看到成片蔓延的野菱、野莲。

水草丰茂,是否证明水质向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梁子湖鄂州水域水质有6个月为Ⅱ类,另6个月均为Ⅲ类;2017年,该片水域总体水质保持在Ⅲ类水平;去年,水质出现波动,个别月份甚至出现Ⅳ类,大部分时间保持Ⅲ类。

“水生植物多为一年生,繁殖起来盈满湖面,禁采时间过长,反而成了灾难。”长期跟踪研究梁子湖水生态保护的武汉大学教授于丹说,目前梁子湖鄂州水域的野菱、野莲面积近5万亩,长势还在继续。

今年前三季度,梁子湖水质维持在Ⅲ类,其中2月份达到Ⅱ类,另有个别月份下降至Ⅳ类。监测表明,水质下降期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生化需氧量等均有一定超标。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太平说,总体而言,过去3年梁子湖鄂州水域水质起伏不稳。由于位处下游,这片水域水质仍不容乐观。

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梁子湖水域面积29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地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市,30余条河港汇入。市水利和湖泊局总工程师叶斌认为,鄂州水域位于全流域末端,造成水质不稳定的因素相对复杂。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过去两年里的1至8月份,气温较历史同期均偏高。同期,降水量分别偏少107.8毫米和183.3毫米。

叶斌介绍,湖泊若长期保持低水位,水体交换减少,营养物质易富集,高温加剧底泥搅动释放,导致水体污染物浓度上升。今年夏天,短时间强降雨造成水位急剧升高,水生植物因缺乏光照大量死亡,影响其净化功能,导致水质污染。

从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来水也会对梁子湖水质造成影响。以高桥河来水为例,其Ⅲ类水总磷达标值为每升0.2毫克,而同一指标梁子湖的要求则为每升0.05毫克,二者之间相差了3倍。“这意味着即使高桥河实现Ⅲ类水达标,但实际汇入梁子湖后,对后者而言未必就是合格的。”胡太平说。

每年夏秋之交,水生植物腐烂,分解为富营养物质,影响水质。于丹说,从水生态保护角度看,禁捕禁采不能一禁了之。

谋远重在系统持续

今年6月,新建的樊口二站1号、2号两台机组先后投运,工程开始发挥排涝作用。

历史上,鸭儿湖水系、三山湖、保安湖等均属梁子湖水系。但长年围湖垦殖,隔断了水体间流通,仅剩长港河樊口大闸入江通道。

2016年,我市从全流域视角审视梁子湖保护治理,实施鸭儿湖水系八湖连通工程,该工程连通牛山湖、梧桐湖、红莲湖、五四湖,直至四海湖、薛家沟,经樊口二站排水入江,开辟梁子湖西翼入江通道。

“鸭儿湖水系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可为梁子湖流域治理作贡献。”市委副书记熊明新说,打通入江第二通道,对调蓄梁子湖水位将起到重要作用。

叶斌介绍,除西翼通道外,还将连通梁子湖、保安湖、三山湖,在东翼构建第三条梁子湖入江通道,“届时形成‘一主两翼’的骨干水网,实现梁子湖多通道入江,破解区域水患困局,彻底改善梁子湖生态。”

作为梁子湖与长江间的唯一自然通道,长港河今年5月开启新一轮整治。此前,长港河历经10年治理,尽管整体水质逐步恢复到Ⅲ类,一些区域或时段甚至达到Ⅱ类,却仍有隐忧。“水质到汛期普遍下降,越到下游,达标压力越大。”叶斌说,这一压力会传导至梁子湖。

而多通道入江,就是为了让梁子湖的水“活”起来。

“江河湖生态修复系统工程,需统筹考虑,持续推进。”于丹认为,只有让水流动起来,水质才会变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劲松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朝晖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