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严格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09-09 11:33  

防治农业污染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我市以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为抓手,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农业更绿色、农村更美丽。 

走进位于鄂城区杜山镇路口村的禽悦畜禽养殖场,闻不到丝毫异味。“现在养殖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养殖场负责人周虎介绍。 

去年,养殖场引进目前最新型自动化设备,采用自动控温、自动喂料、自动出粪、自动捡蛋、封闭管理的喂养模式,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在疾病控制上实现了新突破。 

“不仅如此,我们还采用了‘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工艺。每天下午5点,鸡粪从出粪传送带出来,传送到车上,送到附近有机肥厂,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将鸡粪处理成有机肥产品,减少化肥使用量。”周虎自豪地说,现在鸡场所出的粪污都是干鸡粪,一方面用于生态林种植,另一方面还与多家有机肥厂签订了购销合同,实现废物回收,真正达到粪污零排放。 

防治农业污染,化肥农药减量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何做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杜山镇东港村明天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出了答案。 

走进明天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程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合作社坚持以青饲料为主,采用生物浮床技术改善水质环境,拒绝使用化肥,发展种青养鱼、鱼菜共生、稻田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 

“尾水经沟渠排放进入第一道坝过滤后,再经第二道坝循环利用返回鱼塘,经过处理的水,不仅不会造成污染,水质更清亮。”采访中,合作社负责人余春花详细介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程运作模式,创新的技术让人赞不绝口。 

既要“粮食满仓”,又要“绿水青山”。为了在生态环保与保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我市农业部门不断推动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为防止农业污染,我们积极开展畜禽养殖达标整治,截至目前,禁养区企业已全部拆除,限养区和适养区已完成730家企业达标整治,且均实现养殖零排放、零污染;同时积极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对5万亩养殖场进行尾水处理,对种植业开展减肥减药行动,每年减少化肥用量6%以上、农药用量2%以上,有效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市农业生态环保站站长廖勤周说。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凤玲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