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走廊“芯”动力 ——触摸城乡“融点”系列报道之四

08-27 23:08  

真不是空穴来风,“风”源是一张“黄金十字架”PPT截图,从今年初召开的武汉东湖高新区2019年工作年会上流出。之所以立刻引起鄂州市民关注,是因为“黄金十字架”的横向坐标东西贯穿鄂州,架构其上的是一个“科技创新大走廊”概念。

“科技创新大走廊”,对鄂州市民来说,是怎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对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它意味着什么?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明确要求湖北注重创新驱动发展,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湖北省相关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专题研究和反复修改完善,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人们称其为“湖北科技创新20条”。

2019年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科技创新20条”新闻发布会,其中一条便是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无独有偶,1月3日,这一概念在鄂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也被提及。会议提出,推动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加快科学城建设,为武汉之“芯”发展作配套。全面对接武汉之“芯”,深度融入“芯”产业集群,将鄂州打造成为武汉的成果转化区、“双创”服务区、商务配套区。抢抓武汉科技资源向光谷以东地区溢出的机遇,积极推动“东湖高新——葛店(梧桐湖)——鄂州机场”科技大走廊建设。

资料显示,“科创走廊”概念发端于美国。美国波士顿128公路、旧金山101公路,以路为轴,聚才兴业,集聚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型企业,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创新走廊。

在我国,已形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广深科创走廊、齐鲁科创大走廊。其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典范,该走廊“不落闸、不跨栏”,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要素的“阻隔”,实现企业证照跨省“一网通办”;改变产业雷同、低质竞争的“内斗”,建立跨省分工协同创新的“产业联盟”,冲破“堵点”找到了“融点”。

根据相关资料,该走廊沿G60高速公路跨省建设而成,经历了3个阶段。即:1.0时代,是上海松江区的“一廊九区”;2.0时代,将上海、浙江相连,涵盖了上海松江、浙江嘉兴和杭州等三地市3.0时代,则升级成“一廊一核九城”。在这条走廊上,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三省一市九地组建全国首个跨省实体化运作的一体化发展集群,探索制度、技术、基金、交通、平台“五个对接”,谋求规划、产业、资金、设施、要素“五个互通”。

中部崛起,长江大保护。我省作出“一芯两带三区”重大布局,“一芯驱动”是其核心。作为龙头,“芯”产业将充分彰显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推进光谷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发展以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性产业。

武鄂同城,一廊连两地,自然天成。无论现有条件还是未来发展,还是产业存量与增量,作为鄂州,自然对此心有灵犀,也就不难理解武鄂两地对“科创走廊”的同声应答。

在鄂州,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

促进科技创新,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鄂州市激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计划的通知》《企业上市工作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创业投资的政策文件,支持创业投资,加速资本科技融合,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9亿元市政府股权投资引导资金,为锐世科技、万度光能、京邦科技、精微视达、迪洁膜等25个项目(基金)获得投资和签约投资额近7亿元。

“1+N”的模式,引进和培育2.5亿元的军融创投基金、3亿元楚商资本转型升级基金、1亿元南山集团弘湾创投产业基金、2亿元葛店开发区科技专项基金、30亿元鄂州中经盛世创新投资基金。

推进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全市有3家上市公司,8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82家企业在“四板”挂牌,1家企业列入省上市“金种子”计划。

承接东湖高新的产业辐射,经过多年培育,华工法利莱成为鄂州激光智造产业链龙头,同时也激活了区域内一批传统制造企业,带动技改升级,围绕激光智造谋求新的发展。逸飞激光项目在葛店开发区的启动,为鄂州制造再添“利刃”。

在梧桐湖新区,“专业孵化 + 专业投资 + 专业服务”,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解决初创企业轻资产难题,吸引高水平人才和优质项目入驻,孵化高新技术产业。这里,已有30余个科研成果转化,申报知识产权132项,孵化初创型科技企业10余家。

目前,我市已建成“中国药谷”、中国中部电商基地、继武汉光谷之后的湖北省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成为湖北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对传统支持产业,鄂州的工业技改连年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投改投资增长23.8%。建绿色智慧型工厂,已成鄂州“铁老大”的发展趋势,鄂钢产桥梁钢的质量、市场等已步入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1.27亿,占GDP比重的13.06%。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发明专利方面,2018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2件,排名全省第三位。全市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40家。

起大早,赶晚集;心里有准备,机遇却从指尖溜走。这是善谋发展者的切肤之痛。

面对“科技创新大走廊”,尽管有先天的优势与深厚的积累,鄂州仍然充满忧患意识与短板思维。有识之士认为,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发展的“风口”,只有主动出击,努力拼抢,说一尺不如干一寸,才不会错失机遇。

产业发展离不开配套支持。

我市已出台“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计划引进30个国际顶尖人才团队、300个国内领军人才团队和3000个省内领军人才团队,推动鄂州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

依托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资金,我市进一步加快湖北锐世、万度光能等项目的产业规模化进程。

开展银企深度合作,10家金融机构助力科技创新。容百锂电、华甜生物、湖北科技企业加速器、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等14家科技型企业,已签订贷款合同3.29亿元,授信协议3.70亿元。

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下,一批“含新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芯”项目落户鄂州。

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沼山地下精密测量科学实验设施和鄂州中科量子技术工业研究院。这里将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开展量子精密测量物理科学实验,致力于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提出重大原创理论、开辟重要学科方向。

上海沃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落户葛店,这里将建设华中地区智能物流装备制造旗舰基地和智能制造中央研究院,重点投入农业机器人及智能植物工厂等智慧农业装备。

三安光电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在葛店开发区正式开工。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掌握行业话语权,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Mini/MicroLED芯片产业生产基地。

……

近日,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对“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规划设计,我省相关专业机构正在展开调研,我市的相关工作正在对接当中。

根据有关专家的初步设想,这条新走廊或以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为中轴线,西起中科院武汉分院,向东延伸至鄂州机场,全长约70公里,宽约5——10公里,规划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尽管“科创大走廊”仍处构想当中,记者注意到,黄石市已有行动。他们提出了“研发在光谷,生产加工在黄石,打造科创大走廊”的思路,并已举办“共推一芯驱动,引领鄂东转型”为主题的黄石对接武汉光谷产业招商推介会。

心动不如行动,鄂州“芯”动力定会在这条新走廊上加速。

短评:

采写这个选题,有句话在脑子里总是挥之不去。那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武汉与鄂州,纠结很多。既有上下两武昌、古今武昌城的历史情缘,也有大树底下不长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理矛盾。

然而,这些纠结都是现实,不会以个人喜好而发现改变。如何解这个结?鄂州提出的“三城一化”便是良方。“航空城、科学城、生态城、武鄂协同化”,哪一点都离不开武汉这个核心。鄂州机场的开建,更进一步将武鄂两地红绳相牵。

因此,非常理解鄂州市民对“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关注,这条“走廊”将武鄂两地之间的“红绳”具象化了。

“走廊”将如何迈步向前,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鄂州的近邻、武汉的远邻黄石似有先得月之感。这下,鄂州市民可能就有点心慌。心慌不要紧,理不乱就行。

沉住气,实作风。花开墙内,墙外闻香,共享共赢,也为尝不可。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洪江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