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沙湾村 | 沙湾新路

08-26 22:47  

梁子湖畔,渔歌唱晚。码头边,辛劳的渔民归来,渔舟纷纷归航。落日余晖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时有鸥鸟掠过,羽翼浮光,倏然走远……

16岁跟着父亲初次下湖捕鱼的场景,至今还在沙湾村村民刘正兵脑海浮现。

2018年1月,梁子湖区全面禁捕。祖祖辈辈捕鱼为生的沙湾村人,纷纷撤簖收网、离渔上岸,告别了传统的“靠湖吃湖”方式,走上了一条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洗脚”上岸谋转型——惊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沙湾村,地处梁子湖区梁子镇,全村一半以上村民小组沿湖而居。“靠湖吃湖”是沙湾村村民祖祖辈辈的真实写照,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万般皆下品,唯有捕鱼高”。

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梁子湖渔业资源日渐衰竭,“梁湖无鱼”的严峻现实摆在面前。

2017年7月公布《关于落实我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起,梁子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全面禁捕。

“禁捕令”一出,不少渔民心情十分复杂。一边是眼前的“小家生活”,一边是长远的“大家生态”,该如何抉择?

“大自然的馈赠,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人的出路决定梁子湖的活路。”渐渐的,许多沙湾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将“上岸”当成了新的路途。

“洗脚上岸”,路在何方?常年搏击风浪的沙湾人并不缺乏探索的勇气和毅力。

在长岭码头旁,有一块“渔民再就业基地”的牌子赫然醒目,50岁的盛以强“洗脚上岸”,开了水产公司,并吸纳转产渔民就业。

“祖祖辈辈靠打鱼谋生,湖水是全家的生路,离船上岸初衷虽是被迫,但却是必然之路。只有保护好了生态,我们才能吃上‘长远饭’。”盛以强说,他做水产品加工,去年收入有近10万元,日子比捕鱼的时候过得舒坦。

“草上水,水下草,一叶小舟载歌谣……一湖相思随风飘。”一曲《梁子湖恋歌》唱出梁子美景。这里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沙湾渔村人生活的新变迁。

趁着乡村旅游风头正劲,聪明的转业渔民抢站“风口”,创办渔家乐,渔嫂冯凤琴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底,冯凤琴和爱人将自家的楼房改造后,开始“开门迎客”,一桌、两桌、三桌……到现在提前预订。

独特的渔家风味令人口齿留香,“我的店虽然‘藏’村落里,但‘回头客’特别多,其中一半是外地游客。”冯凤琴乐呵呵地说,去年刚起步就赚了几万元,现在准备好好做出规模和特色。

产业兴旺作支撑——勾勒“富春山居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寻幽漫步至沙湾村铜铁海湿地公园赏荷,粉白剔透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的色彩,轻风吹来,荷花随风摆动,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沙湾村党支部书记冯顶生看着眼前竞相绽放的荷花,感慨颇多:“过去简单粗放地‘向湖要饭’已无法支持乡村发展,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加快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村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沙湾村告别传统渔村,如何富口袋?是冯顶生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让环境资源得到良性发展,才能为村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养殖破坏生态,那就搞种植恢复生态。冯顶生介绍,沙湾村将承包出的铜铁海湖面收回,建设铜铁海湿地公园,对接梁子湖环湖绿道,作为环梁子湖生态游的一处节点。力争实现“建好一座基地,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百姓”的目标。

铜铁海湿地公园位于梁子湖之北,占地规模285亩,以生态种植、环湖绿道、健身娱乐为主,今年预计可收益10万余元。

今年,沙湾村又与沼山镇乐华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20亩的非洲菊。由合作社提供优质种苗,签订收购、提供种植技术等,十月底可采花,预计年收入5万元左右。

张友楷,村里的“五保户”。如今在铜铁海湿地公园打捞垃圾,一年拿到近万元工资。谈到如今的生活,张友楷说他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幸福日子。

与张友楷有同样幸福感的还有冯伟峰,之前靠外出打零工照顾生病的爱人和儿子,如今在非洲菊基地做零工,一年拿到6000多元。

依靠产业,沙湾村贫困群众脱贫了,普通群众致富了。

“过去老百姓是求生存,现在是讲生态。要提高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就必须要把环保问题、生态意识摆在突出位置来搞乡村发展。”冯顶生说,沙湾村从零集体经济收入到明年预计可达30万元的收入,印证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生态创财富——描绘“春江花月夜”

宽阔平坦的村间公路、整洁怡人的农家小院、满脸笑意的村民,无不装点着沙湾的美丽;

黄昏,人头攒动的文化广场劲舞翩翩、欢歌声声;

入夜,全村“群星闪烁”,一排排路灯就像洒落乡间的银河,越夜越美丽……

沿着沙湾村委会一路下去,路过的每个小组都各有情怀,移步换景,一组有一品,一户有一韵。

在沙湾村,最让村民感到自豪的不仅仅是“上岸”后的幸福生活,还有日新月异的村庄环境。

去年以来,沙湾村结合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村湾改造,进行人居环境整治。

荣获市级美丽乡村荣誉的庙下刘湾,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达500万元。改造民居28家,浇制水泥路刷黑2000平方米,村庄绿化面积800平方米,每家每户做到了“门前三包”。

畅游庙下刘湾,湾里随处可见别有韵味的特色墙绘,柏油路、水泥路通家门口,乡愁记忆馆里放置的斗笠、鱼笼、淌耙等让人仿佛回到了远古部落,忆起悠悠乡愁。

绿色发展需要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沙湾村将持续在高家墩湾、张家湾、毛家湾等自然湾,全面覆盖乡村治理工作。

近5年来,梁子湖区大力推进“旅游+”。发展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将集镇变客厅、村湾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基地变景点、交通线变风景线。

冯顶生有一个想法:发挥地理优势,依托红火起来的梁子湖乡村旅游,将村里一大半临湖的村民小组,沿湖进行改造,搞特色民宿。”

以庙下刘湾为例,长期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有十多栋。“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先尝试两三家,看情况再慢慢铺开。” 冯顶生说。

依湖而居,依湖兴业。

抗起生态旗、打起旅游牌……换个方式“靠湖吃湖”,渔民洗脚登上岸,渔村转型谋新路,致富了百姓、振兴了乡村,一步一个脚印,一年年春华秋实。

如今的沙湾,产业正旺,家园正美,梦想在生长……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倩

责任编辑:邱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