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一路好风光——触摸城乡“融点”系列报道之一

08-05 23:38  

编者按:早在2008年,鄂州就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唯一试点城市。2018年5月22日,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谱写鄂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19年1月3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奋力推动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由城乡一体化到城乡相融,城在建,乡在兴。鄂州城乡融合之路上到底有哪些“融点”?鄂州日报特推出触摸城乡“融点”系列报道,通过寻找发现这些“融点”,观察分析感受鄂州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盛夏出城,距城区最远的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有条最美兜风线,左手田园,右手湖光,山河满目,清风满怀。

加宽刷黑的“四好农村路”一线串珠,让藏在深闺的风光不再遥远。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将“主动脉”与“毛细血管”连通,打造出“脱贫路”“致富路”“旅游路”“产业路”,精致了村庄,成为一条条聚集人气、财气和民心的融合之路。

沿路而来好风光

华容区段店镇,南北车辆鱼贯而入。油菜花黄,桃红李白,绿荷舒卷,瓜果飘香,从“一朵菜花”到“四季花开”,田园风光织成四时美景。在孔关村徐长湾参观红色文化,到百席村赵竹林湾看民俗村风,再去上湖村田园采摘……

18条提档升级的“四好农村路”接线成网,将全镇17个村串珠成链,如今,段店“一日游”的线路不但长了,美了,也更顺畅了。

作为全省城乡融合的排头兵,我市行政村水泥路通达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客车”,“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格局早在2015年就已基本形成。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3550公里,全市320个行政村、3247个自然湾,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

近年,快速发展的乡村开始面临路面老化、路网不畅、拥堵等交通问题,“村村通”使这些老旧的公路逐渐“焕新颜”。

“原来的路大凼小坑,莲藕、鱼虾受不了颠簸,慢慢开出村要花半个小时,现在几分钟就上了316国道。”华容区段店镇上湖村党支部书记熊三球说,上湖村是省级贫困村,以前道路年久失修、交通不畅,村民的鲜活农产品很难卖到好价钱。

“你看这条6.5米宽柏油路的贯通,打通了上湖村的路网,是鲜活农产品外运的‘快速通道’。”村民们说,这条路就是脱贫的“加速带”。

群众的期盼总是相似。

在梁子湖区沼山镇,全镇25条农村公路涉及19个村湾,全部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提档升级。

“我从镇里回村,10多个村民就站在村口等我的消息。”下达通知当天,该镇牛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细忠就提交了申请书,“村民都挺配合道路建设,19个村全部提交了申请。”张细忠说,近几年得益于村级道路畅通,牛山村产业发展迅速,村民尝到了发展甜头,不愿错过眼前的大好机会。

“沼山镇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华介绍,今年,我市将全力推进华容区、梁子湖区及段店镇、蒲团乡、太和镇、东沟镇、华容镇、汀祖镇“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争创2019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和示范镇。

一路融合产业兴


乡村的发展总是与道路息息相关,地处偏远的乡镇尤其是如此。

“0.7公里长的上山公路已完成刷黑,水、电全部接通了。”泉天牡丹基地2016年落户梁子湖区沼山镇,占地1500亩,总投资1.4亿元,将分期打造4A级旅游景区。去年,基地已经完成前期花海、观星台等景点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段上山公路也是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建设,宽阔的路面就是景区最好的招牌。

以路兴业,借助完善的农村路网,沼山镇不断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及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串起了乐华花卉基地、泉天牡丹基地、张裕钊文化园等10余个旅游观光区及农业产业园区,全镇旅游有了“从门口到门口”的优势。

一条“四好农村路”为偏远农村插上发展的翅膀,也为交通便利乡村按下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路好了,人再多都不怕。”段店镇上湖村兴达桃园已举办两届桃花节,负责人熊志敏对提档升级的“四好农村路”赞不绝口,“双向两车道,顺畅多了。”

段店镇位于高速、国道、省道交汇处,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然而,去年兴达桃园举办首届桃花节,三天共迎来10多万游客,不断涌入的车辆和人流极大超出了单向“村村通”公路的承载量,镇、村工作人员全员上路疏导交通。

“桃花节后我们就下决心给通村路提档升级。”该镇党委副书记万金池说道,段店计划打造滨江临港旅游名镇,目前全镇“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工50公里,同时对农村破损道路进行了修复,“18条‘四好农村公路’都是群众期盼且符合全镇发展规划的骨干路网,旅游旺季具备错峰分流能力,给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

群众致富产业在哪里,道路就建设到哪里。今年,全市计划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已完成规划设计并建成3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计划410.27公里,已完成202.667公里。“四好农村路”+历史人文、“四好农村路”+乡村旅游、“四好农村路”+民宿经济、“四好农村路”+体育文化、“四好农村路”+休闲养生……“四好农村路”+N已经覆盖产业、旅游、服务、健身、文化、党建等方方面面。

“四好”路上好事多

“四好”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要做到这四样“好”,并不容易。

仅是建设中出现的退地还路、路田分家和路宅分家等实际困难就不少,其中的故事亦不少。

华容区段店镇,武圣村道路加宽,10从户被征地村民一分赔偿款不要,村民们说,被占用的土地并不多,就当是为村里修路赞助吧!

梁子湖区太和镇,上洪村“四好农村路”拓宽需征用新屋村土地,新屋村理事会与上洪村理事会通过协商调换土地,无需土地征收费就解决了难题。

梁子湖区一些乡镇和村庄还创新利用道路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拓宽资金渠道。

农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

段店镇有一支由140多名老干部、老村民、老党员组成的义务护路队伍;

太和镇胡进村老党员柯裕宜全家包路,农科村老党员胡祥猛义务扫路,陈太村回乡艺人陈世池用湖北大鼓开展“文明行路,爱路护路”宣传;

沼山镇结合“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的创建,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沼山农村公路管理站;

道路管护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制订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各村把农村公路当作自己的眼睛来爱护。

奔跑在“四好农村路”上,“村村通客车”也创新服务“三农”,当起“快递小哥”,利用农村客运网络优势,与农村物流融合参与到农村物流配送和快递业务,让偏远乡村群众也享受到物流同城化服务。

“公路大家建、建好大家管、管好大家用”,“四好农村公路”上的故事还在继续。

记者手记:

农副产品在家门口被抢购、乡镇“变招项目为挑项目”、整村开发、连片规划…… “四好农村路”无疑是“筑巢引凤”“花开蝶来”的“引子”工程,让乡村“走得出去”,也“引得进来”,成为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道”。

城乡融合不是“城进村退”野蛮生长,而是“城兴村荣”的宏伟蓝图。四平八稳的优质路况不仅缩短了城乡间的物理位移,更拉近了城乡群众间的心理距离。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网络,让各方资源得以畅通,助推农村产业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客商,让资本及文化“归流返乡”,让封闭落后的乡村从因循守旧中走出来。从“村村通”到“路路美”,“四好农村公路”拓宽的是农民就业创业和发家奔小康的渠道,打通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梗阻。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曹彦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