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时远: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引领者

07-11 14:47  

程时远,湖北鄂州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化学系,曾任湖大化学系主任、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并担任湖北省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学科学术带头人等职务。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有关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程教授在学科发展中善于鸟瞰全局、视野超前、目光独到,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人,也正是这样一类对自己工作无比热爱并潜心投入的人,引领着我们的科学事业不断前进。”曾与程时远在湖大共事过的华中师大教授李盛彪对他如是评价。

求学:孜孜不倦,唯心不悔

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程时远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经历。

1964年,程时远于武汉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任教新洲一中。本以为会平静度过执教生涯,却被迫分到乡下。在那个年代,很多下乡的人都放弃了学习,而程时远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因为要下农田,程时远学会了开拖拉机、插秧、割谷等。“农活虽多,农忙虽累,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却伴我终生,所磨炼的艰苦奋斗的意志让我终生受益。在真实的农村生活中,我直观地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科技的重要,这坚定了我科技改变生活的信念。”正是这份信念,使得已经30多岁的他没有因为年龄而停止对学习的追求。1977年高考恢复后,程时远决定克服种种困难,报考研究生。“铅笔用短了握着不方便,加一截套管加长继续用,直到再削不了才扔;遇到喜欢的书借来抄,也没想过买一本;衣服、鞋都有补丁,但是人人都一样,也没谁笑话。”程时远作为一个大龄考生,和刚刚十五六岁的高中毕业生坐在一个考场内考试,“当时真是坐立不安,但没办法,该考试还是得照样考试。”最终他以首届研究生身份考进了武汉师院。

1982年,在大学生极其稀罕的年代,程时远以优异成绩,获得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但他仍未满足。由于欧洲国家的化学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程时远开始研修英语和德语,为出国进修做准备。他调侃说:“那时候我们的英语基础很差,德语更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每天就拿着单词表背啊背啊,就像现在的复读机似的。”正是因为这份执著,1984年,他又通过国家选拔考试,成功进入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所拥有高分子系的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

从有机化学到高分子材料,程时远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在国外学习,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那时候在国内没有系统学习过高分子学科的相关理论,而到了国外,导师要求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去设计、研究高分子材料。当时我的确有点吃力,但毕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乐在其中。”程时远笑得很满足。当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60英镑,远低于那个时候英国失业人口所领取的救济金,这么少的生活费不仅要用于吃饭、住宿,并且每个月还要存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回忆当时的生活,程时远笑道:“那个时候为了省钱,几乎顿顿吃鸡翅膀,因为便宜啊,外国人不爱吃那东西。回国以后我就再也不吃鸡翅了。”即使环境艰苦,也没有使他停下科研的脚步。国外留学的那段时间,程时远很少在凌晨2点之前休息,也很难有规律的作息。“很多实验必须一直守着它出结果,因为很多结果都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往往就得从头开始。所以工作没有做完,我也不能休息。”靠着这份拼搏的韧劲,程时远高质量完成了国外访学的科研任务,并为自己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业:开新学科,潜心学术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任务,学科建设是保证培养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完善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1988年,程时远作为化学系系主任,开始在化学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建设高分子化学和应用化学2个专业。“那时候武大的化学系名气很大,华中师大的农药专业也是全国有名的,他们的化学专业都很强,但是几乎都没有设置高分子材料专业,湖大如何在这样一个强手如林的环境中走出自己的路?只有开办有机高分子材料专业。”在谈到湖大化学系与武汉其他高校化学系的差别,以及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时,程时远这样分析。

在程时远的带领下,高分子材料专业渐渐发展壮大,一个新的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应运而生。化材学院包含了2个一级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2006年,材料学科从化材学院分离出来,独自成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化学与材料的大范围内又延伸出更细致的专业划分。此外,建设了化学生物学学科,这个学科是教育部在湖大设立的试点单位,后来也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组验收,评价为优。

而在学术研究上,程时远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湖大工作期间,程时远曾远赴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学习,回国后在系里开展了乳液聚合物的系统研究,其中提到了乳液聚合的许多优点,如高聚合速率,所得聚合物分子质量较高;反应条件温和,体系温度易控,副反应少。这些研究为发展反相共聚物开辟了良好前景。此外,以程时远为首的团队于1999年攻克了“聚烯烃热塑型弹性体”制备的技术难题。“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是国家“863”计划中的一个研究课题。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橡胶与塑料的化合物,既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高强度。正因为这种特性,热塑性弹性体才拥有广阔的前景,它在汽车、制鞋、电线电缆、土木建筑、家用电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此前由于我国制备技术尚未攻克,每年不得不以每吨几万元的高价从国外进口。而以程时远为首的团队在该项目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此项成就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垄断,也让中国的材料制备更上一层楼。

在学科建设方面,程时远最注重的是社会影响力:“我们的学科建设工作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得到业界的重视”“任何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渺小和短暂的,但只要尽其所能努力做点事情,那么他的事业发展就可能永恒,这是莫大的荣幸和幸福。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却非常幸运地在那个时期和一帮同事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建设做了一点事情,的确感到幸运、幸福。”在程时远和其他湖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和材料学两个学科如今都已跻身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每提到这一点,程时远都充满了自豪感、幸福感。

曾在湖大工作、现任教于华中师大的李盛彪教授这样评价以前的同事:“程老师作为受之无愧的高分子学科创始人之一,带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代人,对高分子材料作出了巨大贡献。纵观大局,他责任心很强,对科研工作非常执著,抓着科研团队做实验,陪着晚上值班的队友加班到一两点等,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在程时远和一批批湖大人的努力下,湖大化学学科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化学会的理事单位,完成国家、省部级有关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尤其在胶黏剂方面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不仅是武汉胶黏剂协会的发起单位、现任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中国胶黏剂工业协会的发起单位之一,现在也是理事单位。除此之外,在化工其他领域,例如氟硅工业、精细化工等(在国内)都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育人:心系学子,情牵孺子

作为导师,程时远虽为严师却也是可亲长者,他总是说:“我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有些严厉,要求学生按规矩办事,做研究,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其实,在学术上的严厉也是对学生的负责,程时远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的机会。比如,材料专业每一届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高分子专业方向的高分子年会。除此之外,他还为学生寻找与高水平大学交流或联合培养的机会。硕士研究生开组会时,程教授经常带咖啡给学生。现任教于材料学院的陈学琴老师回忆道:“做研究十分辛苦,熬夜是常有的事,而程教授的咖啡陪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夜晚。现在想起来,我们取得的成果,离不开那些充满关心的咖啡啊!”就是这样一杯杯咖啡和一个个无眠的夜晚,让陈学琴至今感谢恩师。

从1960年进武汉师院读本科,而后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程时远与湖大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退休之后的他生活丰富多彩:看书、运动、旅游,在他的“朋友圈”可以常常看到他更新的动态,感受到他丰富充实的生活。尽管退休,但他依然关注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希望本科生们能够学会融合,比如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融合。学理科的要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学文科的同学也要多了解理工科的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在访谈过程中,程时远教诲大一的本科生。2011年5月,程时远70大寿,他在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朋友的祝福时,却不忘给即将满80周岁的母校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他拿出了1万元捐给学校,将其用作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学生的奖学金。“虽然我贡献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衷心希望母校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会尽力将这个奖励基金持续维持下去。”

【走访后记】

走访程时远教授之前,我们用了半个月时间做功课、查资料、读文献、列提纲等。想过许多种可能,他会不会是一位学术高深莫测、谈吐间晦涩难懂的老教授?会不会很反感当前的90后?会不会有思想观念上的代沟?当真正走近程教授的时候,过程出奇顺利。

程老有着70岁的年纪,却有着30岁的心态。采访中,程教授一直面带微笑,那慈祥可亲的样子瞬间消除了我们的疑虑。

程教授把自己半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湖大,看着湖大一步步的发展至今,他是湖大的建设者,也是湖大的见证者。他一生都乐观生活,在高分子领域发着光,发着热,永不熄灭。他关心湖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成长,用一言一行感动着学生,影响着学生。这就是湖大学人的魅力所在,思考与行动中,知行方能合一。他用行动传承“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精神。

程教授谦虚、淡泊的态度让学生折服。这样一位有着骄人学术成就的老学者在回首自己获得的成就时,没有夸夸其谈,反而保持谦逊态度,并始终强调团队的成果是他们共同努力而来的。这不仅是对科研的尊重,也让后辈明白,要用踏实低调的态度对待学习。

(来源:湖北大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