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命名,何以载乡愁

07-11 11:20  

双休送父母回庙岭,在“走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不会失向”的父亲的指引下,我们迷路了:原有的地貌早已改变,乡道消失,便道纵横,“新星路”“便民路”“金碧大道”等大道命名已无昔日痕迹;村庄不见,抬眼可见“某某丽池”“某某公馆”的楼盘名,我们不知身处何处。最后不得不通过“位置共享”让表哥开着摩托车找到我们,并带路把我们送到村子。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儿时回乡下过完暑假坐车返城,心情最为迫切,盯着窗外的地名标志,细数着离家的距离。每停一站都有醒目站牌,葛店、华容……每过一村落都有明显标志,泉井、卸甲、上街……就连车窗外田间的电线杆都是顺号的。这些固有的地标经年不变,准确地定位在自己的坐标尺里,因而清楚地知道,离家的距离和到达的时间。 

地名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基因、地理信息,堪称“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在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就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地名是承载历史和凝聚认同感的“容器”。 

老地名有温度有感情有故事。段店镇百席村,人称此塆明朝时有幢屋能开100桌酒席,故得名。但历史上整个华容都没有哪一幢屋能开100桌酒席。在鄂州市地名普查中,经专家们多方查找,在夏姓族谱中查到根源。原来夏姓从明初迁此后,人丁兴旺,在第二代中出了一位优秀人物,名字叫夏佰锡,此人自幼聪明绝顶,年轻时考中秀才,于明嘉靖年间中进士,曾显赫一时。夏姓家族以他为荣,夏姓后人便以他的名字定为塆名,后佰锡渐渐演变为百席。 

遗憾的是,近年来有些地名却逐渐变了味,越来越“大、洋、怪、重”。有网友调侃道: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 

地名乱象愈演愈烈,不仅会破坏一个城市传承多年的传统文化,更将影响到行政管理、交通、邮政、警务、物流等方方面面。 

大地有名,不应“大、洋、怪、重”。 

为整治地名乱象,近年来国家民政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去年底,国家6部委还专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确定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主要任务。上月19日,我市也印发了《鄂州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 

只有规范接续并发展地名文化,才能让传统文化有血脉传承,让城市变得更有厚度和温度。 

作者:罗琼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