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小学:传承“柳文化”做好学生引路人

07-09 16:01  

长江之滨,洋澜湖畔,古朴典雅,“柳”风甚美。官柳小学以柳之名,寄柳之洁,托柳之端,传承以“柳文化”为核心的校园师德师风文化,紧密结合“治庸、提能、问效”的工作精神,进一步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让教师自觉地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承袭“如柳雅、如柳端、如柳真、如柳强”的校训,建设“永远当一株最美丽的柳树”的校风,全心全意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逐步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将仁爱、正直、廉洁的种子撒遍吴都大地。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自觉不懈奋斗、带头示范引领,叫得响、立得住、树得起的“筑梦人”队伍正逐步壮大…… 

教育是爱的事业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小梅老师在教学30年的生涯里,用爱见证了学生的成才成长,她相信用爱播下的每一颗种子,有一天都会发芽。 

在许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总是有几个固定的学生在一两秒内迅速举手。其实,许老师“挺怕举手快的同学”。看着这几个举着小手却有些茫然的学生,她耐心地引导:“如果你选定了答案,问问自己:这是我要的答案吗?不要急于表现,潜心阅读,你会更有收获。”刚刚举起的手迟疑地放了下去,教室里重新陷入一片安静的阅读与思考中,这也为没举手的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酝酿的时间。 

在许老师的眼里,那些晃动的手臂就是破土而出的幼苗,那些怯怯的声音、垂落的眼神就是需要呵护的种子。当她给“慢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被看见”的喜悦,“快学生”也能收获满满。 

有名学生来自组合家庭,缺少父母关爱,性格内向,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有次班上有个女生说她的《昆虫记》被这位同学偷了。许老师忍住心中的疑惑,告诉这位女生不要猜疑。考虑到事情的影响,许老师在教室公开表示自己想借阅《昆虫记》这本有趣的书。放学后,这位同学低着头走进办公室,满脸通红地将《昆虫记》交给许老师,说:“老师,我只是想拿来看看,真的不是偷。”了解事情的经过后,许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想看书是对的,但你的做法不对。人要有志气,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今后想看什么书,老师帮助你。”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再也没拿过别人的东西,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也开始喜欢这名同学了。 

许老师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因为着急就代替学生改正错误,要学会等待,要用从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言行。”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一个口袋,往里装时你会有满足感,往外倒时你会有成就感。用爱浇灌,静待花开,照射着许老师教学生涯中的每一段旅程。 

捧着一颗心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詹玉枝老师激情满怀地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中,坚定地走在教育一线。从教以来,她一直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用心地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詹老师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知识溪流。为此她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反复研读新课标,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她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和启发,教学上追求“人本立意”的语文教学,形成了简约有效的教学风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詹老师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句话。“言传身教胜过千言万语”,从2002年到2008年,詹老师对一名双眼弱视、近乎盲人的学生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教导,使她成长为一名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优秀毕业生,并光荣地被市教育局团委、市少工部、省团委、省少工部选送参加“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评选。 

“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詹老师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乐学、爱学。她常常教导学生要勤奋踏实,成事先做人。“成才何须沃土,自强不问家境”,她特别关注班级中特殊的孩子,尽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公平合理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强自爱。她坚持家访,常常到学生家里去看看,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契机。她给了最需要关爱的孩子最多的爱,在静静的守候中,等待那份花开的美丽。 

如果把教师比作园丁,教师比园丁可能更辛苦,但一定比园丁更幸福,因为孩子们比花朵更可爱。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热爱,三尺讲台成为詹老师人生最绚丽的舞台,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她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用心播种静待花开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回馈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有着数十载教育生涯的廖秀春老师如是说。 

在学生管理方面,廖老师最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廖老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在二年级有一个出了名的“怪”学生小尹,上课喜欢怪叫、下位站着听讲、桌上摆满玩具;课后在同学中卖玩具、金鱼、小虾。一批评,他就紧皱眉头,瞪大眼睛,握紧双拳,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架势,老师也无可奈何。廖老师在与家长交流后发现,小尹只听表扬,不听批评。得知这一情况后,廖老师为他量身定制出一套方案———每天对他进行观察,发现优点就马上表扬,发现不良苗头,尽量用提醒的语气指出他的错误。渐渐地,小尹态度变好了,上课规矩了,同学关系改善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习也进步了。 

在教育理念方面,廖老师坚持认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依托、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与沟通、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莘莘学子,蓄势待发,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纠正错误,防微杜渐,及时鼓励,激发潜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真正达到:纠正一个缺点,改变一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老先生朴实的话语使廖老师受益匪浅。她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用心书写教育人生,虽不辉煌,却时时以实际行动演绎着教师的风采。 

通讯员:李庆丰  高超  范银梅  卢瑛  余蒙蒙

实习生:吴佳华

责任编辑:刘洋


相关阅读